B、沟槽开挖和检查井扩槽挖土中,人工修整边坡,沟槽挖成后,视土质情况加稀撑或密撑。
C、沟槽挖成后,两侧堆土围挡,防止水流入基槽,浸泡槽底土(如有地下水,槽底应挖好排水沟和集水坑,并在集水坑中放入潜水泵,保持槽底不受浸泡)。
D、沟槽开挖宽度、槽底深度依据图纸设计可一次挖成。
E、安全员应经常巡视、检查沟槽土方稳定性,发现异常要及时撤离,并采取加固措施。
F、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设计无要求时按照GB50268—2008的第十四和十五页进行开挖,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槽底开挖土方时,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为±20mm。 5沟槽支撑
5.1沟槽支撑应根据沟槽的土质、地下水位、开槽断面、荷载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支撑的材料可选用钢材木材混合使用。
5.2撑板支撑的横梁或纵梁不得少于2根横撑,横撑的水平间距宜为1.5—2.0m。横撑的垂直间距不宜大于1.5m。
5.3在软土或其它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的开挖沟槽深度不得超过1.0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6
5.4撑板的安装应与沟槽槽壁紧贴,当有空隙时,应填实。横排撑板应水平,立排撑板应顺直,密排撑板的对接应严密。
5.5横梁应水平,纵梁应垂直,且必须与撑板密贴,联接牢固;横撑应水平并与横梁或纵梁垂直,且应支紧,联接牢固。 6下管前的检查
6.1下管前应对沟槽进行检查,并作必要的处理;槽底有杂物应清理干净,应保证管道结构每侧工作宽度,槽底高程要符合现行的检验标准,不合格者应进行修整或按规定处理。下管的一侧堆土过高,过陡者,应根据下管需要进行整理,并须符合安全要求。 6.2现场检查管材
管材必须有合格证书,且批量,批号相符。管的外形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管表面不得有裂纹,凹凸不平等妨碍使用的缺陷。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7管道安装
7.1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程序
验槽→支模→下管→排管→平基→稳管→管座→接口
7.2 验槽:沟槽基底施工前必须经项目监理检查管道沟槽开挖面,作好验槽记录。
7.3支模: 管道基础砼模板采用15cm× 15cm方木,木枋高程不合适时,用木板平铺找补,木板与方木用铁钉钉牢;模板内部可用支杆临时支撑,外面应支牢,防止安管时走动,可采用靠模板外侧钉铁钎的方法。管子至管沟内,利用模板做为导木,在槽内滚运至安管地点,
7
然后将管子顺排在一侧方木模板上,使管子重心落在模板上,倚在槽边。槽宽不够时,要先修坡,再将管子靠坡放稳,并将管子洗刷干净。 7.4下管:下管时采用汽车吊配合人工下管,下管时,事先应与起重人员或吊车司机一起勘察现场,根据沟槽情况,确定吊车距槽边的距离、管材存放位置及其他配合事宜,吊车进出线路应事先进行平整,清理障碍。吊车下管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机械吊装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及指挥信号。在吊装过程中,指挥人员应精神集中;吊车司机和槽下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测量员定出管道中心线及平基宽度边线,支设垫层模板,做好标高控制点。指挥信号统一明确。吊车在进行各种动作之前,指挥人员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向司机发出信号。绑(套)管子应找好重心,以便起吊平稳,管子起吊速度均匀、回转平稳,下落低速轻放,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管子下沟时,以逆流方向铺设。
7.5平基:灌筑平基砼时,应使砼面高出平基面2—4cm(视管径大小而定)并进行捣固,管径400mm以下者,可将管座砼与平基砼一次灌齐,并将砼作成弧形。浇筑砼前,平基应刷毛并冲洗干净; 7.6稳管:将管子从模板上移至砼面,轻轻揉动,将管子至设计高程,注意保持对口和中心线位置准确。
安管的对口间隙,管径≥700mm,按10mm控制,<700mm可不留间隙,稳较大的管子,宜进入管内检查对口,减少错口现象,稳管以达到管内高程偏差,中心线偏差不超过10mm,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3mm为合格。
8
8、检查井 8.1施工工艺流程
砂石基层→浇筑砼井基垫层→砌筑井壁→安爬梯→盖板→抹井→试水
8.2砂石垫层要求分层铺设,分层夯实,且周边宽出砼底板100mm。 8.3检查井的流槽,应在井壁砌筑之前施工,井壁表面应用砂浆分层进行压实抹光。
8.4井室内的踏步应在井壁砼浇筑之前预留,其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踏步和脚窝在砂浆或砼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不得踩踏。
8.5预留支管:井壁砌筑浇筑之前预留支管,管口应深入井3cm,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宜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用截断的短管安装预留管时,其断管破茬不得朝向井内。 9雨水口
9.1按道路设计边线及支管位置,定出雨水口中心线桩使雨水口长边必须重合道路边线。
9.2按雨水口中心线桩,挖槽注意留有中足够肥槽,如核对雨水口位置有误差时以支管为准,平行于路边修正位置,并挖至设计深度。 9.3槽底要仔细夯实,如有水应排除并浇注砼基础,槽底为松软土应夯筑3:7灰土基础,然后砌筑井墙。 9.4雨水口允许偏差 雨水口允许偏差见下表:
9
顺项目 序 1 2 井圈与井壁吻合 井口高 雨水口与路边线平行3 位置 4
10.回填土
10.1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施工前检验填土的含水量,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时,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等措施降低含水量。如含水量偏低,可洒水湿润。
10.2根据土料、压实机械、密实度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
允许偏差(㎜) 10 0~-10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座 1 座 1 面比 用尺量 与井周路20 井内尺寸 +20~0 座 1 座 1 用尺量 用尺量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