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元代文学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5:22: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屈无处述说的心理活动以及社会的黑暗无道。⑵人物集中。集中写窦娥,其他人为窦娥陪衬。比如通过窦娥与刽子手的对话,展示了窦娥的善良的品质;通过与监斩官的对话,展示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⑶问题集中。集中写窦娥之冤,写窦娥对黑暗社会的斥责,通过窦娥无辜被斩,充分暴露社会的黑暗。 4.关汉卿的地位及成就:

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推举文化名人进行纪念,我国推举一人:屈原。1958年,再次推举世界文化名人纪念,我国再推举一人:关汉卿(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年)。

关汉卿的成就与地位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他是中国戏曲第一个黄金时期——元杂剧的奠基人而且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表现为:

⑴创作时间最早。《录鬼簿》将其列为杂剧作家第一人,《太和正音谱》称其“初为杂剧之始”。杨维桢等也说他是“创制”杂剧的人。

⑵作品数量最多。其作品67种(不少于62种),其它如高文秀32种,马致远15种,王实甫14种,都远不及关汉卿。就是在中国戏曲史上,关汉卿也是“第一”的。另外题材样式也是多种多样。历史剧如《单刀会》《西蜀梦》,公案戏如《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男女风情戏如《救风尘》、《谭记儿》,爱情戏如《谢天香》、《玉镜台》。

⑶剧作取得了极高的思想与艺术成就。①思想内容上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充满了战斗精神,与其他作家比更能直面现实:多取材于现实,尤其多写下层民众(如妇女)生活。写历史剧,但几乎都明显地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写当时社会,但暴露其黑暗冷酷;写下层民众(如妇女),但不仅写其苦难遭遇,更写其敢于抗争,善于反抗争的勇气和智慧;写统治阶级,但多揭露其荒淫、冷酷、残忍、暴戾、愚蠢、贪婪;写包公,也必让恶人“交构其间”以显示社会黑暗。②艺术上,善于设置悬念通过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如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以及一系列悬念的设置,塑造出了善良而又具反抗精神的窦娥,机智战胜恶人的赵盼儿、谭记儿,智勇双全、威风凛凛的关羽等等。剧作常常矛盾冲突紧凑集中,冷热相济而又情节起伏,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如《救风尘》围绕“救”展开,《窦娥冤》围绕“冤”字展开,就是如此。特别是《救风尘》“布置结构,亦极意匠惨淡之致,宁较后世之传奇,有优无劣也”。《单刀会》结构也很“别致”、“别有一番用心”,?被认为是世界戏剧杰作中“结构最单纯、手法最简练”的剧作之一。③语言上,本色自然,雅俗兼收。如王国维所说:“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显

5

得通俗,质朴,自然,真切而又生动活泼。 5.王实甫《西厢记》女主人公崔莺莺的形象特点:

莺莺:是一位受礼教熏陶而又多情叛逆、强烈追求爱情的相国小姐。首先,她是“淑女”。她“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表明她是多才多艺的;她每晚焚香祝告,一“愿化去先人,早生天界”,二“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她又是孝顺的;孙飞虎乱军围寺、玉石俱焚时,她甚至想用牺牲自己的办法,来换取老太君免遭摧残、堂殿免作灰烬、诸僧无事安存、先君灵柩安稳并保全崔家后代子孙,说明她还有舍己救人的思想。其次,她又多情叛逆之女。她与张生佛殿初逢,便一见钟情,笑捻花枝,亸着香肩,尽其调戏,而且临去之时,还顾盼流连,秋波频转,让张生魂不守舍。此后,她便为之“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他背着夫人,与张生互吟诗句以通情意;她利用为父亲做道场的机会,观察、了解张生;她在老夫人背信弃义赖婚之后,主动出击,先让红娘传书约张生相会,随后又大胆以身相许。可以说,莺莺一方面是深受封建思想熏陶的“淑女”,另一方面是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叛逆”之女。要成为不折不扣的“淑女”,就不能名正言顺地、合法地爱其所爱,而要与情投意合的心上人携手共度一生,就要背负“自媒之女,丑而不 信”的恶名:莺莺的“两难”境地,正是她的悲剧以及莺莺形象的深刻性与社会意义所在。

6.《西厢记》成书的进程(《西厢记》的故事源流): 一、《西厢记》故事的源头——《莺莺传》

《西厢记》的直接源头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因女主人公姓崔名莺莺,故名。小说写的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写张生游于蒲州,住普救寺,巧遇姨母崔氏及其女莺莺。时乱军“大掠蒲人”,但崔氏母女因得张生保护,未及于难。崔氏设宴答谢张生,并命莺莺以兄妹之礼相见。此后,张生与莺莺感情渐深,终至私自结合。不久,张生赴长安,数月后又于蒲州与莺莺相会数月。张生因“文调及期”,西赴长安,遂与莺莺分别。次年,张生“文战不胜”,留在长安。其间两人虽有书信往来,但张生已经变心,最终竟然无情地抛弃了莺莺。而抛弃的理由,就是女人是“祸水”:稹特与张厚,因征其词。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于时坐者皆为深叹??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

6

二、赵令畤[蝶恋花]鼓子词

《会真记》小说问世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北宋赵令畤(德麟)[蝶恋花]鼓子词,其序说:“至今士大夫极谈幽玄,访奇述异,无不举此以为美话。至于娼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可见崔、张故事在当时是很深入人心的。赵德麟本人用[商调蝶恋花]曲调写了十二首鼓子词,吟唱崔、张故事。但是,就情节与思想倾向而论,赵作与《莺莺传》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者,不过删去《莺莺传》中张生女人祸水的议论,流露出对莺莺更多的同情而已。

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大约北宋开始,崔、张故事便逐渐引起人们改编的兴趣,其中对《西厢记》杂剧产生直接而巨大影响的,是金章宗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董解元在将小说崔、张故事改编成诸宫调这种说唱艺术时,对小说做了较大的改动。在小说中,张生始乱终弃,崔、张爱情以分离告终,在“董西厢”中,张生坚贞不渝,崔、张爱情以美满团圆结束;在小说中,矛盾冲突是在崔莺莺和张生之间展开的,而在“董西厢”中,崔莺莺则和张生站在一起,连同红娘共同与阻碍她们自由结合的崔老夫人、郑恒斗争。尤其重要的是,“董西厢”摒弃了《莺莺传》中崔、张“始乱终弃”的内容,将其改造成崔、张共同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并最终得以如愿以偿的故事。“董西厢”的这种改动,显然改变了崔、张故事的性质,使其具有了反对“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肯定青年男女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观的积极意义。

7.《高祖还乡》的艺术特色(艺术特点)

第一、独出机杼地把刘邦过去微贱之时的流氓无赖行径同发迹变泰后的傲慢无礼、装腔作势作对比,增加了作品的讽刺效果与深刻的揭露性。

第二、采用第一人称的独特视角,一切从熟悉刘邦的过去与现在的乡民眼中看出,仿佛记录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语言诙谐幽默,既犀利而又讽刺深刻,使封建君王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钟嗣成《录鬼簿》说:“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皆出其下。”

7

搜索更多关于: 元代文学复习题 的文档
元代文学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g1z847qrk7f1wk0kie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