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认知诊断的大学英语阅读障碍补救措施初探
作者:黄立华
来源:《卷宗》2013年第07期
摘 要:阅读障碍是大学英语学生常遇到的一种学习障碍。认知诊断模型是一种能对认知结构有诊断功能的计量模型。本论文尝试运用认知诊断中的融合模型对被试作答过程的分析,探讨被试在知识结构与其作答过程的关系,进而对被试的认知结构进行诊断,找出引起阅读障碍的根源所在,提出补救措施,防止错误重现,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认知诊断模型;阅读障碍;融合模型 1 引言
随着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及数理统计学等学科渗入到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领域,教育测量与评估活动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测验只给出一个笼统的被试测验分数,然而当今人们更希望通过教育测验提供更为详细的诊断信息从而更渗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认知诊断。认知诊断测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甚至于2001年通过法案“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 ”,规定美国所有教育测验必须在测验成绩单上提供诊断信息,否则视为不负责任的测验,或无效的测验。作为新一代测量理论核心的认知诊断模型正是着眼于对被试作答过程的分析,探讨被试在知识结构与其作答过程的关系,进而对被试的认知结构进行诊断。因此,认知诊断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成为当前国内外心理测量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尝试探讨基于认知诊断的大学英语阅读障碍的补救措施。 2 从传统测验到认知诊断测验
传统意义上的传统笔纸测验(Paper and Pencil Test, PPT)是指采用纸和笔作为媒介,参加测验的人员利用笔作为工具,在试卷上(多为纸质)作答的考试形式。纸笔测验的测验思想是面向被试总体的。使用相同的测试项目和相同的试卷,因此,测验中不能体现被试能力的差异,测验的准确性受到质疑。并且由于测验只是报告被试的最终测验分数或能力,使测验与教学严重分离、测验效率低,测验远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这两方面的作用不大。
在计算机技术和考试理论的推动下,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纸笔测验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和心里测验的要求了。于是,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 CAT)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的测验形式,在CAT中,被试参加计算机自适应测验,计算机根据被试的能力水平“量身打造”一份试卷,每位被试都有一份儿独特的试卷,真正做到“因人而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