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
绿 色 建 筑 发 展
郑欣(1987年),男,汉族,江苏省泰州市,中建三局,
工程师
摘要
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而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 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 发展状况 趋势
1
第五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
序言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第五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
一、绿色建筑
1.1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也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欧洲就称之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 1.2绿色建筑特征
1.2.1安全、健康、舒适
通过采用各种生态技术手段合理地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适性,例如,良好的自然通风,充足的阳光,防噪音等 1.2.2高效清洁
高效代表着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延长各种设备的寿命,卫生意味着减少排放各种污染物,从而减少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1.2.3和谐共处
绿色建筑给人类提供了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人,建筑,自然三者实现了和谐共处,从而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1.3绿色建筑内容
从概念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了以下三点:
3
第五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
1.3.1节能
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1.3.2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3.3使用空间
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健康”代表以人为本,满足人们使用需求;“适用”则代表节约资源,不奢侈浪费,不做豪华型建筑;“高效”则代表着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1.4绿色建筑的意义
推广绿色建筑,旨在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探索实现
绿色施工的方法和途径,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推行绿色施工评价奠定基础,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施工,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
更主要的是,当前气候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我国
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态度很坚定,目标也很明确。在这种形势下实施推广绿色施工有着极为鲜明的现实意义。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