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其表现的内容与社会、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学生了解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个微平台。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三百六十种职业 的历史和发展有所了解,借此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课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对各种职业特点的理解与把握上,旨在通过对有关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欣赏,使学生知道社会的不同分工,让学生用绘画或其他方式来表现各种职业,由此感受三百六十行的快乐与艰辛,激发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2学情分析
在认知方面,高年段学生对自己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不同职业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加之其基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认知,为本课学习提供了帮助;在技能表现方面,学生经过多年美术学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态造型能力,这也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三百六十 一、初识“行当”
1. 教师播放PPT,展示劳动中的动态人物形象,同学观察其中的人物动作,说说他们正在做什么。
2. 这些人又在做什么?画面中,左右两边的人物有什么不一样?
(1)讨论:同座位同学议论一下,同样的做一件事,两边人物的区别在哪里。 (2)小结:左边的一组表现了人物的日常生活,右边的一组表现了专门的职业。 3. 那么,同样的活动,日常生活与专门职业有什么不同呢? (1)以烹饪为例,展示专业服饰;
(2)以摄影为例,展示专业器材;(前图:摄影记者,后图:摄影师) (3)以上课为例,展示专业证书。 4. 看一看,认一认。
(1)这些都是什么职业的人,你认出来了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