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小班化教学实践与研究”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制定了学校《小班化有效教学三年行动规划》及方案和学期计划,做到小班化教育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
2、学习充电
专题讲座:根据培训计划,坚持举办小班化教育理论专题讲座。讲座中,我们做到“召集人、主讲人、地点、内容”四到位。为了烘托讲座的气氛,吸引教师参与讲座的全过程,我们还运用形象直观的课件或音像资料凸显主题和讲座要点,追求讲座的实在有效。通过培训,全体教师逐步明确了实施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意义、目的和任务;理解了小班化教育的理念与优势;了解了小班化教育的环境设计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习研讨:利用业务学习,我们给教师提供打印的文本材料,让教师学习小班化教育实验理论,并围绕相关话题进行研讨。努力在“小班”和“大班”的共性中寻求“小班”特质,充分发挥小班教育的优势。
自主学习:结合学校要求,制定个人学期发展计划。每学期研读一本名师专著;学习“小班化教学策略”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跟踪学习。向教师介绍有关小班化教育专题网站(滕州洪绪小班化教育网、南京小班化教育网、上海杨浦小班化教育网、大连市西岗区小班化教育网),引领教师网上学习、听课交流。
坚持摘记:为了引领教师学习小班化教育实验理论,让教师自觉参与实验,我们还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小班化教育实验学习笔记。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全方位了解小班化教育理念、小班化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定期进行学习笔记评比与学习体会交流,力争达到教师“心中有理念,手中有办法”。
(二)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自主发展”为基石的小班优质课堂。
1、注重目标差异性,备课实效化。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在整体把握课标与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关键、难点以及本节课的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实际差异性进行备课。目标设定上分为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要求教师认真书写《小班化导学案》,突出学生活动和课后反思,做到备课的实效化。
2、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发展“每一个”、 精彩“每一个”、 张扬“每一个”、 激活“每一个”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成为师生互通,生生互动的舞台,并努力实现四个百分百,即学生参与百分百、学生展示百分百、教师关注百分百和教师面批百分百。落实课堂教学“六环节”:明晰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价提升——当堂检测。
3、组织多边互动,关注个性差异,营造绿色生态课堂。在课堂上注重运用小组合作、探究、互动等多种学习形式,实施差异性分层教学,努力探求一种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各类学生均衡发展的综合教学模式。
4、注重指导差异性,辅导多层化。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厚待“困
难生”做到“六多”,即“上课多提问,作业多面批,个别多辅导,亮点多激励,问题多疏导,与家长多联系”,这样做更加充满“人文性”与“细节情”。
5、提倡练习差异性,作业个性化:课上分为基础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课后布臵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
6、促进评价差异性,评价多元化。正视学生差异,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着眼“小亮点”、“小长处”的个性化发展,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发挥“评价杠杆促发展”的积极作用。确保每位学生在每天的课堂学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激励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
7、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促使学生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体验成功,明确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
(三)实施以“小而精”为目标的小班精致管理
反思我校2012年班集体建设的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查找不足,对班主任教师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各个班级依据《学校班集体建设方案》,结合局的《意见》精神,修改完善了本班的班集体建设计划。
1、创建班级特色环境
班级布臵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精心设计,让教室里的每一块墙壁都能“说话”。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每一个角落进行“包装设计”,让每一个角落、每一堵墙均蕴含教育内容,体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挖掘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我校根据班级不同特点及
学生年龄水平等为每个班级制作了十多平米的写真板,班级布臵上,体现了学校统一要求;教室布臵温馨、童趣;课桌、座椅的排列形式多种多样;教具学具有序地摆在固定的位臵……班级中还设有班级图书角,有利于学生品味共享好书的快乐,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构建学生为主体,自主性与精细化交融的管理方式,加强班集体建设。
依据学校方案和各班班集体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班集体建设活动。保障学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直接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发动学生共同商讨、制定班规、班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行事的能力,重视班干部的培养与训练,锻炼学生的管理才干,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建立一个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即有个人意识,又有整体目标,努力建设团结协作,各展所长,各负其责,共同提高的班集群体文化。(例如)班级干部民主竞选制;值日班长轮流制;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四好少年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投票方式产生。
3、精心设计班级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现才华,快乐成长。创新班队会课,增强班队会课的实效性。一是定期组织召开主题班队会,学校进行督导。二是将安全教育作为班集体建设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三是依据中华传统节日,制定各类主题中队会。四是依据《守则》、《规范》,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具体明确的培养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以训练为重点,从点滴处入手,坚持不懈地抓好行为养成。
(四)开展以“社团建设”为抓手的小班多彩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