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握住感悟古诗词情感的钥匙
作者:赵有明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4年第08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考查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亮点。
纵观中考古诗词鉴赏的考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理解感悟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概括景物特点,展开联想想象描述名句中的画面;三、赏析诗词句子的表达技巧及效果。我认为把握住作者寄托于诗词的情感,是其中最重要的。这是因为“诗言志”,只有准确感受作者在诗词中的情感,才能从更高层面品味、鉴赏诗词,那么,学生该如何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呢? 一、关注题目
诗词的题目往往或明或暗地提示内容和情感,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就抓住了“诗眼”,往往可以推测出诗歌的题材类别和情感基调。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中的“送”可以看出是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安慰,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或用以抒发依依不舍之情,或用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或用以坦陈心志。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怀古”表明这类诗是怀古诗,或用以悲叹怀才不遇;或用以感慨昔盛今衰;或用以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又如王维的《相思》、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咏物诗,这类诗是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品质或对生活的思考……
从题目中抓住关键词,感悟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初步把握住作者寄寓诗词中的情感基调,有助于正确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有一点需要注意,词牌名或曲牌名往往与作者的情感无关,如“忆江南”“醉花阴”等词牌名就是这样。 二、把握作者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词思想感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处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我们可以从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者的旨趣和作品的情感倾向。读到陶渊明的诗歌就想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淡泊名利的精神,于是可以把握他的诗歌风格基本是淡而远的;读到杜甫的诗,就应该想到他曾经历唐的全盛期以及安史之乱,感受他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读到李白的诗,就能体悟到诗仙体现在诗中的清新飘逸,丰富想象,蔑视权贵,追求自由;读到王维的诗,就应该想到他喜好山水丹青,修学释道的特点,所以描写田园风光,恬淡宁静,风格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