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6.对句中加点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又患无硬师名人与游 与:同,跟。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尝:曾经。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其:老师左右的人,指同学。 D.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故:所以。
27.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怠:懈息,放松。 B.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加冠:作官。
C.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高。 D.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问,略无慕艳意 绲袍敝衣:穿着破旧的衣服 28.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c.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9.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录毕,走送之
把书读完后,我就不慌不忙地走到主人家还书。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 C.卒获有所闻
终究获得不少教益
D.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客店主人那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肥滋味的享受 30.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我小时候就酷爱学习,家境贫寒,没钱买书,经常向藏书人家去借。即使冬天手指冻得不能屈伸,也要
亲手抄写,按时归还。
B.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曾经去百里以外向老前辈请教。前辈们经常向我提出问题并阐
释道理,我从不敢多言。
c.我严冬求师,行走在山谷中,雪大风寒.脚都冻裂失出知觉。到客舍后,那里的人给我拿热水浇洗,用
被子捂盖,好长时间才能暖和过来。
D.同学们穿戴华美,我却一点也不羡慕。因为我内心有读书这件足以让我快乐的事。我并不觉得吃的穿的 不如别人。
四、作文 60分,
31.强和弱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强,会变成弱;弱,也能变成强。请以“强和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1.自拟题目,写在试卷上。 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3。字数不得少于700,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每题3分’共45分)
.下列词浯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同胞花苞咆哮越俎代庖 B.持续对峙服侍有恃无恐 C.推荐实践进谏前车之鉴 D.厦门刹车霎时煞费苦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暴燥 怠慢 稳操胜卷 责无旁贷 B.拥戴 警惕 虚怀若谷 百战不殆 C.颁布 挑畔 根深蒂国 水乳交溶 D.熏淘 循环 针砭时弊 优然自得
3.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一丝不苟 苟:马虎 B.移风易俗 易:变换 c.弃甲曳兵 兵:战士 D.狐假虎威 假:借 4.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
A.他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训练,很见成效,其它教练都纷纷效尤。 B.老教授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间不少是有国际声誉的。
c.他没有住奢华的大旅馆,而是找了个市郊的小店,一住就是两个月。 D.这部影片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难怪它在—个月中就能风靡全国。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各级执法部门要防止个别企业、个别人借改革之机—一国家资产。
②从它的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我们可以——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③已经是2l世纪了,你还不会使用计算机,不懂得上网为何事,是不是太———一了。
A.侵吞推想落伍 B.侵吞想象落后 c.鲸吞推想落后 D.鲸吞想象落伍
6.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多亏他身体强壮,要是换一个人,在狂风暴雨中搏斗这么久,后果早已不堪设想了。
B,我们不能满足于这点成绩,而要爷陟挈蜀,不断给自己定出新的目标。 c.中国画在世界美术史中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我们自己怎能不重视它!
D.这两只劲旅旗鼓相当,这场球打得难解难分,观众大呼“过瘾”。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这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更要切实关心群众利益,体贴群众的困难。 B.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问内,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C.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这极大地增大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D.反向心理有双向性,它既在宣传禁止某事时可能产生,又在提倡某事时可能出现。 8.下列句中不会产生歧义的一句是 【 l A.这几件事都是他背着厂长和副厂长干的。 B.我厂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报考大学。
C.铁路局统计,在试办客货运营的前八个月中,已运输了大量物资。 D.出席会议的有首都文艺界、教育界和医疗单位的代表共70人。 9.依次填人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当您发现有人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他偷税、
逃税_ ___是在损害国家利益,____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无形
中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因为不但也 B.因为又又 C.如果不但也 D.如果又又 10.下列旬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作者曾于1950年和1952年两次赴朝。同志愿军战士生活战斗在一起。 B.在盲道上行走,盲人就可以知道到了什么位置?往哪个方向走?
C.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1985年,他第一次参加比赛时紧张,激动的样子。 D.他站起来问: “老师, ‘生死不渝’的‘渝’是什么意思?” 11.下面这首诗的第三句应该是 【 】 初见嵩山 (张来)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___ _,数峰清瘦出云来。
A.一水护田将绿绕 B.日暮北风吹雨去 C.牧童归去横牛背 D.笑歌声里轻雷动 12.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 ①似将海水添官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 ②跟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③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技
A.夸张 反问 拟人 B.夸张 设问 借代 C.比喻 反问 借代 D.比喻 设问 拟人 13.诗句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陶渊明)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14.朝代(国别).、作者、作品、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代/施耐庵/《水浒传》/宋江 B.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名
C.俄国/契诃天/《变色龙》/别里柯夫 D.法国/雨果/《项链》/路瓦栽夫人
15.把以下名句补写完整
①天时不如地利,————o(《孟子》)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一——o(《史记》) ③同是天涯沦落人,一——o(白居易《琵琶行》)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一 。(苏轼《题西林壁》) ]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30分) ]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25题。
(1)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2)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3)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属于奢侈品。它们——提供
享受,____更强求服务,——成了一种奴役。
(4)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5)①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②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
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③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
市场刺激起来的。④富了还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
的钱。⑤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6)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 神上的自由。
(7)仔细想一想,我们便会发现,人的肉体需要是有被它的生理构造所决定的极限的,因而由这种需要的
满足而获得的纯粹肉体性质的快感差不多是千古不变的,无非是食色温饱健康之类。—— “以酒为池.悬
肉为林”,但他自己只有一只普通的胃。____筑阿房官,“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
尺之躯。多么热烈的美食家,他的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歇,否则会消化不良。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
并且严格地遵循着____的法则。山珍海味,挥金如土,更多的是摆阔气,藏娇纳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
图虚荣。万贯家财带来的最大快乐并非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是守财奴清点财产时的那份欣喜,败家子挥霍财产
时的那份痛快。凡此种种,都已经超出生理满足的范围了,但称它们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们至多只是一种 心理满足罢了。
(8) -切奢侈品都给精神活动带来不便
(9)人活世上,有时难免要有求于人和违心做事。但是,我相信,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贪欲,满足于
过比较简单的生活就可以把这些减少到最低限度,远离这些麻烦的交际和成功,实在算不得什么损失,反而受
益无穷。我们因此获得了好心情和好光阴,可以把它们奉献给自己真正喜欢的人,真正感兴趣的事,而首先是
奉献给自己。对于一个满足于过简单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宽阔的。 16.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
A.奢侈(ch T) B.膨胀(zh ein g) C.纯粹(cu l) D.餍足(yon) 17.对文中以下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简朴:简单,朴索。 B.贤哲:高明的哲学家。
C.不为物役:不被外物所役使。 D.朵颐之快:吃鲜美食物的快感。 18.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虚词是 【 】
它们_ ___提供享受, 更强求服务,——成了一种奴役o(第3段) A.因为所以反而 B.固然便 于是 C.固然但 反而 D.因为所以 于是
19.细观文意,为下面这句话中的横线处选一个恰当的成语。 【 】
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循着一 的法则。(第7段)
A.过犹不及 B.宁缺毋滥 C.多多益善 D.循序渐进
20. “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惟一目的”是从第5段中抽出来的一句话,应该还原到哪句话的后面?
A.第②句话 B.第③句话 C.第④句话 D.第(钞句话 【 】 21.第7段画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一项是 【 】
A.殷纣王秦始皇 B.周武王秦始皇 C.周武王汉武帝 D.殷纣王汉武帝
22.文章用古代帝王“酒池肉林”、 “筑阿房官”的事例其目的是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