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构思:课堂教学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以“阅读思考——讨论——解疑——拓展训练”的方式,通过朗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于学生的心里,熏陶情感,启迪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美育的目的。此外,为了让学生能由太阳花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质的人.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 学生:认真预习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种一片太阳花》 1、板书课题:种一片太阳花 (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讨论学习,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围绕太阳花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种太阳花??太阳花的生长过程?太阳花的特点?
三、以读悟情,挖掘太阳花的美
过渡: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可为什么我们选择种太阳花呢? 1、齐读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
指名说原因其一:大家对色彩和花草的渴望。其二:太阳花比较好“服侍”。
2、太阳花从播种到开花,人们前后的反应分别是什么?默读4—7自然段,并用“——”划出描写太阳花美的句子来。 (1) 相机理解“莫衷一是”的意思,(2)体会比喻句的用法 3、(二)带着欣赏的语气大声朗读刚才勾的句子,仔细体会太阳花到底美在哪里?(1)色彩美:(2)形态美 (三)小声读第8--10自然段,边读边想:太阳花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4、 过渡:是啊,正是因为太阳花善于抓住机会,喜爱阳光,又能主动让位,所以,它能经久不衰,它总是灿烂多姿、生机勃勃!那你面对这样的太阳花,有何感想呢?它的生命那么短促,却能做到灿烂多姿,这给你什么启示呢?大家来齐读第11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5、齐读第11自然段
“太阳花的事业,这样兴旺发达,这样繁荣昌盛。”本句中的“事业”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2)小结:刚才同学讲了很多的启示,是的,太阳花就像那些顽强拼搏的人;像那些珍惜时间的人;像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它能经久不衰,流芳百世。所以,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向太阳花学习,人在整个历史生命长河中是很渺小的,人的一生也是很短暂的,只有好好利用它,我们才能完成生命赋予我们的使命。 正是因为太阳花有它独特的美,作者爱上了太阳花,所以打算来年还要种一片太阳花! 四、作业:
课下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太阳花》
写话:春天真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到春天景色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2、在媒体的帮助下,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能 把“春天”的景色完整地当众介绍。 教学重、难点
能按顺序写一段通顺的话,意思表达清楚。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到郊外找春天。
2、积累背诵与春天有关的成语和古诗。
3、一段春天美景的录像,一组春天象征物的美丽图片。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春天在哪里》,欣赏课件春天的景色。
2、教师口述: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 二、创设物境,准备说话、写话 1.指导有顺序地观察。
春天无处不在,我们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找?按什么顺序找?
归纳:按先上后下,先近后远的顺序说说图上近处画了哪些景物,远处画了哪些景物。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景物名称: 指名读一读。 3.学习课文
(1)教师泛读课文。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老师评价。 三、创设情景,连贯写话。
是啊!小鸟唱歌,绿草发芽,百树开花,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可我们不能独享,我们得把自己喜爱的春天的景物告诉大家。这么美的景色你们想介绍给谁听呢?怎样说清楚,说好听?想一想,小组讨论一下,你先说,我再补充。说得好的小朋友春姑娘送花给他。(小组讨论) 五、延伸拓展
1、背诵这篇课文。
引导学生背诵关于春天的古诗或成语。
2、在这春意盎然的春光中,你最想干什么?
语文活动1
教学要求:
1、学习春天的词语,增强识字、学词的能力。
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儿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提高识字、学词的能力。2、培养说词、造句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书写阁。
指导书写课本两个生字。 二、万花筒。
1、创设情景,引入词语。2、课件展示: 春风 春雨 柳叶 桃花
3、认读词语。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指名读词语,大家评,正音。小组开火车读。
4、自主发现:写春天的词语。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分组比赛,鼓励写的好的同学。
三、百宝箱————读读背背儿歌。 1、课件出示古诗:《绝句》。2、读读背背古诗。3、师生共同背诵是个。4、比一比,赛一赛。5、活动总结: 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大胆发言的小朋友。 三、作业布置。
请你找一找描写春天的词语,写在采集本里。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语激趣,创设情境。
小朋友,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到野外去找春天吧! 板书:大舞台———找春天
1、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用心的找,春天在哪里呢? 2、课件出示美丽的春景图。 (一)、说春天
小朋友,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快和小伙伴说一说吧! 学生汇报交流:
用“ 春天来了,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练习说话。
用“春天来了”作为开头,把刚才你看到的、听的和感受到的春天联系起说一说。 (二)、唱春天的歌 指名、合唱或表演唱:〈〈小雨沙沙〉〉、〈〈春天在哪里〉〉、《小燕子〉〉。。。。。。 (三)、背春天的诗 (四)、赞美春天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 二、活动总结。
音乐律动《春天在哪里》结束新课。
第二单元 识字
识字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
2、正确、流利地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词,会写8个生字。
2、准确读出生字,学习偏旁“木字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孩子们,你们有书包吗?书包里都有什么?说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板书:我的书包 看课件:
1、课件中有哪些东西?你能说出来吗?(及时出现词语)
2、读词语,认读词语中的生字。 二、识字。
1、出示词卡。检查生字字音,以指名读为主,也可小组赛读。 重点强调“书”是翘舌音,“数”、“尺”都是翘舌音,“铅”,“本”是前鼻音,“橡”是后鼻音,“尺子”的“子”读轻声。 2、交流识字方法。
“体”去掉“亻”就是“本”,“果”加上“讠”就是“课”。 “迟”去掉“辶”就是“尺”。 3、游戏。
用本课生字口头组词,最多的小组获胜。 如:书——(书包) (图书) (书本) 课——(上课) (课本) (课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抽读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卡片,认读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认读文中的词语。
3、培养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记住生字。 2、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推选代表,进行认读比赛。 教学过程 一、写字。
1、点学生上黑板在田字格中试写需要掌握的8个生字。(学生根据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模写) 2、下面的同学观察,指出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强调“包”的笔顺规则—— “具”中间是三横,而不是两横。
“课”的“果”中间一竖一直通往上面,不要写成了“果” 3、全班同学练习写字,准备听写。 二、游戏。
打开书包,当老师出示什么卡片,你就拿出什么,看哪些同学既快又对。把其他学习用品的名称写下来,制成卡片。 三、教学反思:
识字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知道教室是学习的重要场所,每一位同学都要爱护自己的教案。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并能熟练地朗读,书写。 2、了解我们学习的环境,并养成爱护教室的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文中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天天坐在教室里,那么教室里有什么呢?能说说吗?(有课桌、同学、黑板、椅子、讲台、窗户等。) 二、识字。
1、学生环顾教室四周,看能不能说出你身边的事物名称。 2、教师指实物,学生举出相应的词卡,大声读生词。 3、自学生词,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重点提醒:“窗”读“ chuang ”而不是“ cuang ”(不读平舌音)。 “教”“讲”“墙”都是三拼音节。 “户”读“ hu ”,而不是读“ fu”。, 4、引导学生交流识字途径。 如“这个字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
5、识字比赛(每小组推选一人参加比赛)。 让学生评出优胜者,老师予以表扬。 三、写字。 指导写“教”、“板”、“讲”三个字。重点指导“教”字。 1、让学生整体观察,看清“教”字复杂的笔画。(左右结构,共有11画) 2、教师范写。
3、学生摹写,体会要领。
4、教师小结。在写字前观察字型,再注意与所学的字进行比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语。
1、复习,听写上节课所学的三个生字,对掌握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2、我们将上节课所学到的写字方法应用到本课中。 二、写字。
1、指导书写“台”,“桌”,“椅”、“户”。 (1)、出示生字卡,点名学生认读。
(2)、学生整体观察字型,引导学生在写“台”字时要注意,“台”上面是撇折,不要写成竖提或撇点。 “桌”字中间是“日”不是“目”,上面不能写成“十”。 “椅子”的“椅”字右半边上面是“横,小撇再点”,不要把“点”写成“捺”。 (3)、学生自己描写、体会。 (4)、巩固。
找出文中有以上这些字的词语,先在小组中朗读,再在本子上写一写。 三、括句。
1、仔细观察教室,你能说出教室里有哪些特点吗? 生:有许多课桌,并且摆得很整齐。 教室里非常明亮,
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
2、根据下面的句子,将你所说的写出来。 教室里的( )摆得整整齐齐。 教室里的( )擦得干干净净。 教室里的( )坐得端端正正。
3、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句子吗?(同学间交流) 四、总结。
我们坐在这样的教室里,的确心情很舒畅,学习愉快,那怎么才能将我们的教室布置得更好? 生:首先要讲究卫生,保持教室清洁。 生:办好学习专栏。 五、教学反思:
识字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熟练地扩写词语。
2、通过制作卡片,动手拼写以及诵读儿歌,初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正确规范地书写其中8个。 2、初步了解,辨别形近字,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 、偏旁部首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认识“课”和“棵”这两个字吗?这两个字有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二、识字。
1、根据拼音,试读词语,并观察,找出字中的共同点。 生:相同的是这些字中都有一个“包”字。 2、有什么不同之处?
3、偏旁不同,字音也有所不同。
4、请不名同学试读,其他同学纠正。 5、全班读,并在小组中检查交流。 三、写字。
1、同学们知道了这些字的读音,那在写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生:它们字形相近,但偏旁各不相同,所以要注意不能混淆。 2、出现了哪些偏旁?
3、老师强调在书写这些偏旁时应注意的问题。
4、给这些偏旁在本课中找出对应的朋友,并组成词语读一读。 5、老师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订正。 6、学生写生字及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会写4个生字,并能熟练的扩词。 2、能诵读儿歌,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3、自主识字,师生交流。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并正确的书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