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院(系、部)、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大爱育人”理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利用暑期时间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调研、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拓展视野、增长才干、提升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学院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学院“大爱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大爱育人”理念、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专业技能锻炼和实践等主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高举服务大旗,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活动主题
弘扬大爱展风采 投身实践促成才 三、活动时间 2010年6—8月 四、活动内容
1.爱国主义宣讲活动。通过组织走访参观、考察典型、人物访谈、调查问卷、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活动,广泛深入农村、社区、企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宣讲会等形式,大力宣传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切身体会我们党所走过的光辉足迹,并结合活动开展,撰写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心
1
得和调研报告。
2.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社会调查,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3.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围绕就如何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保护农村资源环境以及如何引导青年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献策。
4.深入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组织广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深入农村,深入社区,开展以回报和感恩社会为目的的广场文艺活动,切实践行“大爱”,弘扬“大爱”,感恩社会;大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宣传科学发展观,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开展科普宣传,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广科学实用技术,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引导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农村、社区发展作贡献。
5.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活动。重点发挥医学专业的优势,结合甲型H1N1流感、手口足病等疫情,大力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咨询,努力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预防,抗击疾病的能力;积极组织师生深入农村、社区、社会福利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普查,医疗卫生知识宣传,康复理疗等服务,在服务社会的实践洪流中,弘扬“大爱”,践行“大爱”。
6.大学生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围绕传播“绿色低碳”理念、服务生态文
2
明建设,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村镇,集中开展“绿色低碳”理念宣传、循环经济调研、节能环保知识宣讲、绿色家园建设等活动,积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参与各种环境污染治理,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环保意识,改善生态环境。
7.组织大学生开展顶岗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积极参加顶岗实践,在实践一线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增加对今后所从事工作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并认真撰写实践心得。 五、活动组织方式 (一)团队组建
1.组队方式。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仍采取如下几种组队方式:(1)各院(系、部)党、团(学)组织牵头组队,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侧重于思想引领、关注社会、志愿服务;(2)由教研室牵头组队,结合教师课题、服务企业等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调研实践、送科技进基层等活动,活动内容侧重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的能力;(3)学生自由组队,原则上由居住在同一地级市、或同一省份距离较近城市的同学组成实践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2.重点团队申报与立项。各院(系、部)结合自身实际,向院级申报1—2支重点实践团队,院团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对所有申报团队进行评审,对专业教研室牵头组织的团队将给予重点资助。
3.学生自由组队的申报与立项。院(系、部)要积极鼓励学生采取自由组队,形式一般以3-5人组建,在家庭居住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项目申报课题可以从参考课题中选取也可以自定,项目立项后应切实开展好实践活动。为了保证学生自由组成的团队能够更好的开展活动,各院(系、部)要为团队配备好指导老师,从活动计划到具体实施,从实践前准备到实践后总
3
结,进行全面而充分的指导,并运用网络、电话等形式,加强对实践过程的指导。院团委在评审时,无指导老师的学生自由组队不予立项,社会调查类的团队优先立项。
4.具体操作和要求见《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指南》。
(二)全面实施。各院(系、部)除根据有关要求,抓好团队组建外,应抓好其他未参与团队实践学生的个人分散实践活动,特别是2009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2009级学生必须利用暑假,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到相关单位进行不少于10天时间的实习、实践活动。实践单位由学生本人自行联系解决,各院(系、部)应根据学生需要出具相关证明;实践活动内容及安排,由学生根据单位的实际需要与可能拟定。实践活动结束后,个人必须认真做好书面总结,并由所在实践单位对该生的实践表现作出评价,同时加盖公章,下学期开学时将登记表交各院(系、部)存入学生个人档案。 (三)就近就便。除院级重点团队外,一般团队和学生个人分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按就近方便的原则,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地区农村、学生家庭所在的农村或城镇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院各单位要从全面深化大爱育人工作的高度,充分认识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扎实抓好落实。要整合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担任实践队指导老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有力保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涉及人员多,地域广,流动性强,要高度重视师生的安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要注意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的发生。
2.精心筹划,力求实效。要加强前期调研,根据需求进行活动策划,选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