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1 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教学目标: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3、熟悉生产过程和机械制造过程 教学重点: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生产过程和机械制造过程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所讲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指机械冷加工技术和机械装配技术。 内容包括:
(1)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
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切削加工参数,并初步具备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但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 。 1、数控机床在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普及率不高。 2、国产先进数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3、数控刀具、数控检测系统等数控机床的配套设备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4、机械制造行业的制造精度、生产效率、整体效益等都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加工技术和基本理论,再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有关知识,从而为将来胜任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上的专业技术工作、掌握先进制造技术手段应用、具备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工艺系统、表面成形和切削加工的基本理论;
掌握常用加工方法及其工艺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现代制
造技术的知识、应用及发展。
2、掌握常用加工方法的综合应用、机械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设计的
方法,初步掌握工艺装备选用和夹具设计的方法。
3、初步具备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和产品质量控
制的能力
四、机械制造过程
一、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它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保管与准备,产品的技术、生产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及热处理,部件及产品的装配、检验、调试、油漆包装,以及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等。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毛坯的制造成形(如铸造、锻压、焊接等),零件的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部件和产品的装配等是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的过程,简称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
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零件的全过程。从广义上来说,特种加工(包括电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及离子束加工)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部分,然而其实质不属于切削加工范畴。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机械加工中的每一个工序又可依次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1、工序
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安装
如果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
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份工序内容称为一个安装。在一个工序中,有的工件只需装夹一次;也有需要多次装夹的。 3、工位
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工作台的分度、移位可以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变换加工位置,工件在每一个加工位置上所完成的加工内容称为工位。 4、工步
在同一个工位上,要完成不同的表面加工时,其中加工表面、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称为一个工步。 5、走刀
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 五、机械制造的生产组织
(一)、生产纲领
定义: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决定的、在计划生产期
内应当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二)、生产组织类型
根据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组织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 1、单件生产:产品的种类多而同一产品产量很小,工作地点的加工
对象完全不重复或很少重复。
2、成批生产:成批生产的主要特征是工作的加工对象,周期性地进
行轮换。按照批量的大小,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大批生产三种类型。
3、大量生产:产品的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长期进行某一零件
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
生产类型的划分主要决定于生产纲领,即年产量,但也要考虑产品本身的大小和结构的复杂程度。此外,不同生产类型的零件加工工艺、工艺装备、毛坯制造方法以及对工人的技术要求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小 结:1、生产过程、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在定义上的区别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机械加工中的每一个工序
又可依次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3、生产组织类型的分类、生产纲领的计算。
教学课题: §2.1测量及钳工常用测量工具 教学目标:了解钳工测量工具及应用 教学重点:1、千分尺、角度尺的使用;
2、用塞尺检测工件的配合精度;
教学难点:刀口角尺、塞尺、千分尺、万能角度尺的正确测量方法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千分尺、组合角度尺、万能角度尺是钳工中常用的测量工具,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和保养。
一、游标万能角度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结构
游标万能角度尺主要由主尺1、游标2和扇形板3等组成,扇形板3与游标2固定为一体,可在主尺1上回转,测量工件的角度。90o角尺5和直尺6同时用支架4连接并固定在扇形板3上,也可分别固定在扇形板3上,随游标2回转移动,对工件进行角度测量。
(2)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工作原理
游标万能角度尺主尺的刻线每格1o,分度值为2′游标刻线是将主尺上29o所占的弧长等分为30格,则游标上每格刻线的角度为29o/30即58′,与主尺每格的角度差即分度值为2′。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读数方法和游标卡尺相似 2、千分尺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1)千分尺的结构 (2)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先读出微分筒左端面位于固定套筒上的刻线所表示的数值,即被测尺寸的毫米数或加半毫米(0.5mm);再读出微分筒圆锥面上与固定套筒上的基准线对齐的那条刻线所表示的数值,即为被测尺寸的小于半毫米的测量值。
最后,把上述两个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数值,如图所示(10.76mm)。 (3)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根据被测工件的特点、尺寸大小和精度要求选用合适的类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2)、测量前应将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工件的被测量面擦干净,外径千分尺将测 与测微螺杆端面并合校准零位,大规格的千分尺用标准棒(量块)校准检查。 3)、测量时,被测工件与千分尺要对正,以保证测量位置准确。测 、测微螺杆端面与被测工件表面即将接触时,应旋转测力装置,听到 “吱吱”声即停,不能再旋转微分筒。
4)、读数时,要正对刻线,看准对齐的刻线,正确读数;特别注意观察固定套管上中线之下的刻线位置,防止误读0.5mm。
5)、严禁在工件的毛坯面、运动工件或温度较高的工件上进行测量,以防损伤千分尺的精度和影响测量精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