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7份试卷合集)重庆市渝中区2019届九年级初三物理期中考试卷word文档合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1:31: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上图的A、B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

【进行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ml) 1 20 2 18 3 19 4 17 5 21 6 19 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实验分析】(1)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2分)实验结束,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可能的原因是

①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③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④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改进实验】

(1)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装置,优点是: 。 (2)第三小组同学设计了D实验装置,优点是: 。

23.(8分).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 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相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④,小明认为猜想③肯定不可能,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除猜想③后,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的探究方案补充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猜想① 猜想②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肉表面________ 猜想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肉表面________ 【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

(1)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 “生锈”,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猜想①没必要验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

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或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包括1小题,共10分)

24.(10分)C2H6O 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燃烧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C2H6O+3O2 点燃 点燃 2CO2+3H2O ②aC2H6O+5O22CO2+2CO+6H2O 试填空和计算:

(1)反应②中的化学计量数a= ;

(2)反应 (选填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属于完全燃烧,产物无毒性。

(3)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②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详细的计算步骤)

化学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5 BDDCA 6—10 DACCB

二、选择填充题

11、B 氧气和臭氧等合理均可

12、C 带火星的木条或澄清的石灰水 13、A 合理均可 14、B 合理均可

15、A 2:1

三、填空与说明题(化学方程式2分一空,其余空格1分一空) 16、略 17、略 18、略

19、略 20、略

四、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2分一空,其余空格1分一空,特别注明除外) 21、略

22、A;五分之一;略;略;①③(2分);略;略

23、略;略;略;略;略;水中溶解了氧气 ;如果猜想①成立,那水果不切开也会在短时间“生锈” 【应用】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等 合理均可 五、计算题(2分+2分+6分) 24、略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 32 H: 1 O: 16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点燃酒精灯 检验氢气的纯度 称量氯化钠 氧气验满

3.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附近空气、海水中都检测到碘131超标。碘是周期表中第53号元素,其中131是指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关于碘131原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53 B.核电荷数为53 C.核外电子数为53 D.中子数为53 4.下列物质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铝:AL B.氯化钾:KCl2 C. 硫酸铜:CuSO4 D. 五氧化二磷:O5P2

5.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6.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7.NaClO2广泛用于造纸企业。Na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价 B.0价 C. +3价 D.+5价 8.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与水分层 B. 杀菌消毒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C. 鉴别硬水和软水可加入肥皂水来区分 D. 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9. 下列做法对彭水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 A.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B.农业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危机而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17份试卷合集)重庆市渝中区2019届九年级初三物理期中考试卷word文档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h2gl46lij6tzp834d3b207lq1bbd101ei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