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宣武区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最后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一位美国农民,他种的田地比我们这里一千人种的田地面积还大.一天,他来中国旅游,中国老农好奇的问:“你一个人种那么多的田地,还有时间出来玩?看你的手上没有一点老茧,不像个做事的农民。”下面是一位翻译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美国耕牛多
B.美国雇了大量外籍工人做事
C.美国农业生产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 D.美国自然条件好,种子播下去,不需要人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美国的农业生产及分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美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高,导致美国农业生产效率高,故C正确。故选C。 【点睛】
考查美国的农业生产及分布。
2.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的交替 C.四季的变化
B.昼夜现象 D.太阳的东升西落
2.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的时候,兰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D.白昼最长
3.兰州(约36°N)一年太阳光直射的次数是 A.0次 【答案】1.C 2.B
B.1次
C.2次
D.3次
3.A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进行分析解答。
1.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的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昼夜交替和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昼夜现象是地球不透明球体造成的。故选:C。
2.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的时候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兰州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故选:B。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兰州(约36°N)位于北回归线(23.5°N)以北地区,一年内没有阳光直射现象。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3.管辖三沙市的海南省的简称是( ) A.粵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广东省简称粤,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海南省简称琼,台湾省简称台。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各省区的简称,牢记即可 4.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B.桂
C.琼
D.台
1.关于图中中东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B.B处土耳其海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 C.C处是孟加拉湾
D.D处尼罗河是世界第一大河。
2.关于中东石油输出路线说法正确的是( )
A.线路Ⅰ:波斯湾—印度洋—红海—马六甲海峡—地中海—大西洋—欧洲西部和美国 B.线路Ⅱ: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和美国 C.线路Ⅲ:波斯湾—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太平洋—东亚 D.以上都不对 【答案】1.B 2.B 【解析】 【分析】
1.关于图中所示中东地区的说法,A处的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故A错误。 B处的土耳其海峡沟通了黑海与地中海,故B正确。 C处是波斯湾,是世界石油宝库,故C错误。
D处的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第一大河是亚马孙河,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B。
2.关于中东石油输出路线的说法,线路Ⅰ: 波斯湾—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欧洲西部和美国,不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故A错误。
线路Ⅱ: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和美国,是三大路线中运输最大的,故B正确。 线路Ⅲ: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东亚,不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故C错误,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及石油输出路线,需要识记三条路线经过的重要通道。
5.分析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配数据表,回答下题。 耕地(%) 水资源(%) 17 83 北方 62 南方 38 1.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布特点是( ) A.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D.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是( ) A.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答案】1.A 2.C 【解析】 【分析】
1.由于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故答案选A.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是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故答案选C.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布特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6.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B.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D.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