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七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巴西和南非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巴西、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四小龙”,战后如何乘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制定并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并相应了解它们产业结构与产业分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韩国“汉江奇迹”——迅速发展的经济、主要工业部门 难点:巴西经济迅速增长与陷入严重债务危机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相结合。 【教学课时】2
【教学内容】 7.1 新加坡 7.2 韩国 7.3 中国台湾 7.4 中国香港 7.5 巴西 7.6 南非
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
一、东亚朝鲜半岛南部的国家
全称大韩民国,三面环海,海岸线全长5259公里,东海岸平直,多沙丘,少岛屿,少良港;南海岸和西海岸曲折,多港湾和岛屿,有釜山、仁川、马山、丽水等著名港口。
地形以山地为主,占70%。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各大河的下游,主要有:汉江平原、锦江平原和洛东江平原等。济州岛的汉拿山。
东亚季风气候,介于大陆性和海洋性季风气候之间。四季变化明显,冬夏长,春秋短,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
河流主要有汉江、洛东江等,流程短小。
矿产资源贫乏,主要有煤、铁、钨、铅锌、石墨、萤石、高岭土等。 二、居民和风俗 (一)居民
人口4590万,人口密度462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城市人口占65%以上。韩国语为国语,函电语言为英语,货币单位为韩国元,国际标准代码:KPW。
民族构成单一,主要是朝鲜族(韩族)。宗教信仰复杂,有天道教(自己创立),儒教、道教、佛教,还有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 (二)风俗
1.朝鲜民族直爽、开朗、活泼、能歌善舞,民族意识强烈。 2.对客人讲究礼仪,在家庭成员中也有各种礼节。 3.一日有4餐的习惯(早、午、晚、夜),日常家庭菜肴几乎全放辣椒;吃饭时不能把碗捧在手上,而是整个脸伏在桌子上吃,右手拿筷,左手拿汤匙,双管齐下。 4.爱喝的饮料与别国不同,主要是“孙娘”,此外有人参茶、姜茶、麦茶等。
5.禁忌:数字忌讳4;不以“十八子”解释李,不说私、师、事等发音同“死”类同的字以及朝鲜人、朝鲜、笨蛋等词,不称日本统治时期的旧地名;不宜主动
与韩国女性握手;进韩国人住宅或韩国式饭店,切忌将室外穿的鞋穿到屋里去;如要抽烟,须向对方示意;用餐时,不可边吃边谈,且要禁声,在酒杯里还有酒时,不能再斟酒;去韩国人家中做客,应带一束鲜花或小礼物给主人,并以双手奉上。 三、战后经济的发展 (一)国际因素
1.战后在两大阵营对垒的形势下,美国出于战略上的需要给予韩国多方资金和技术援助。 2.70年代以前,世界能源、原材料供应充足,价格低廉,为韩国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 3.60年代以后美日等发达国家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把劳动密集形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韩国趁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和出口,既迅速积累了资金,建立一定的工业基础,又开拓了国际市场。
4.战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国际贸易趋向自由化,韩国出口的制成品享受普惠制待遇,大大提高了其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出口加工工业的发展。 (二)国内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产业结构。 2.实行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 3.重视教育,努力提高人才素质。 四、主要产业部门 (一)工业 特点:(1)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和技术密集的电子等产业,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相对萎缩。(2)许多工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家电和造船能力居世界第二位,钢铁、汽车和石化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五位。(3)工业技术水平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4)技术自主开发能力差。 问题:(1)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落后,轻工业相对滞后限制了工业的发展。(2)工业生产中的“四高”,加大生产成本,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3)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日益加剧和国内工资上涨的趋势,企业经营日益困难。 1.钢铁工业:普通钢的生产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高级钢、特殊钢生产技术水平仍较低。浦项综合钢铁公司。
2.电子工业:韩国主要产业之一,产值居世界第六位。主要由三星、LG、大宇三大集团公司所控制。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较弱,仍需进口。 主要分布在汉城、釜山、大邱、马山、里里等地区。
3.汽车工业:韩国支柱产业,产量300万辆左右,主要已轿车为主。主要有现代汽车、起亚、大宇、大宇重工业汽车、亚细亚汽车等公司。
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京仁工业区和已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工业区。
4.造船工业:世界第二大造船国。主要造船企业有现代重工、大宇重工和三星重工。造船厂主要分布在蔚山、木浦、釜山、浦项等地。 5.纺织工业:主要的轻工部门。纺织工业在海外大量建厂,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宾等国。汉城是本国轻纺工业的中心。
6.机械工业:起步较快。主要工业中心有仁川、大邱、釜山、光州、马山等。
(二)农业交通运输业目前有铁路6456公里,公路1265公里,公路客、货运输量已超过铁路。
海运是韩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其中90%以上为远洋运输船舶。港口装卸量为7亿多吨。
对外贸易和中韩经贸关系
(一)对外贸易典型的加工贸易国。
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出口产品主要为:半导体、汽车、船舶、金属矿物、石化产品、人造纤维、电脑、服装、钢板、影像设备等。
进口商品主要是原材料、机械设备、原油和粮食等。
2.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加拿大、德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和地区。
主要进口对象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法国、印尼、沙特、科威特等国。
(二)中韩经贸关系
1.发展过程目前,中国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
2.双边贸易商品结构中国对韩国出口:以玉米、水泥、煤炭、棉花等原料性产品为主,其次还有纺织品、化工原料、饲料、机械、电气设备等。
韩国对中国出口以钢材、化工原料、机械设备、化纤、建材、纸张、电子产品等。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已是韩国第一位的海外投资国,约占其海外投资总额的19.5%。 (5)
主要港口及城市汉城:韩国首都,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发达。城内宫殿众多,“皇宫之城”。 釜山:韩国第二大城市,韩国最大港口。 大邱:韩国东南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韩国“汉江奇迹”——迅速发展的经济、主要工业部门(重点) 识记:钢铁、造船、电子信息,汽车等工业的中心。 理解: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 (二)韩国自然地理环境(次重点)
识记:海岸、地形、气候、河流和资源状况。 (三)韩国南北分裂和南北对话(一般) 理解:南北分裂走向对话的历史进程。
(四)巴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重点) 识记:地形、气候、河流和资源状况。
(五)巴西经济迅速增长与陷入严重债务危机(次重点) 识记: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当前经济特征。 理解:分析严重债务危机的原因。
(六)巴西主要工业部门和热带农产品(一般)
识记:主要工业中心及工业部门、咖啡、 棉花、大豆的主要种植区。 (七)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重点)
理解:独立后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相应政策措施。 (八)新加坡主要产业部门(次重点)
识记:炼油、电子电器、造船业、海运业、旅游业的基本状况。
本章小结:
教学后记:
模块八 发展中的大国——印度和中国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印度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人文环境,并正确分析和认识印度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人文环境 识记:南亚次大陆、种性制度,三大地形区,煤、铁、锰等矿产。难点:识记:主要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和失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相结合。 【教学课时】2
【教学内容】 8.1 印度 8.2 中国 印度
Ⅰ、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的南部,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世界第七大国。
2、地形:悲不喜马拉雅山区、中部恒河平原区、西部塔尔沙漠区、南部德干高原区、东西海域岛屿区
中部平原是由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河三大水系的盆地组成,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足。
3、自然资源:煤、铁、锤、云母、铝土和稀土元素等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绝大部分有色金属和石油依赖进口。云母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Ⅱ、经济地理环境
1、农业:1)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多样 2)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 3)小农成分在农业生产中占统治地位 4)农业生产效率低 5)农业生产地区不平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