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17 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9:30: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跟踪训练(十七)

古代诗歌鉴赏(宋明诗歌)

1.(2018·四川省成都市二诊)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歌元丰五首(其五)①

王安石

豚栅鸡埘②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③。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注] ①神宗元丰初,神宗没有因王安石辞去相位而废止新法,王安石退居江宁多时,却仍关注着朝廷对施行新法的态度,于元丰二年写下一组《歌元丰》诗。②埘: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③南山:钟山南面。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写的是傍晚的景色,是说农家的猪圈和鸡窝都渐渐没入苍茫的暮色之中。

B.诗歌前两句使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写出了诗人跟随农人从田里归家时所见之景。

C.“丰年处处人家好”表达了诗人对元丰初年社会安定、农业丰收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D.全诗格调明快,虽然不在官,但自己的新政依然在造福于民,诗人带着欢快的心情结束行程,余味悠扬,兴致不尽。

(2)“暮林摇落献南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它和陶渊明的诗句“悠然见南山”在意境上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B项,“跟随农人从田里归家时”错,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看到农家丰收之景时的感叹,“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农村行走时看到的景象。

(2)第一问,“‘暮林摇落献南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应先圈出诗句中所写的景物,观其特点,然后描绘画面,最后概括其特点,这句诗中主要写“林”“落叶”“南山”,从诗句来看,此处所写的时间是傍晚,季节是秋季,描绘的是一幅清秋暮色山林图,深秋时节,林中木叶凋尽,远处南山兀立,清晰呈现,诗人描绘的是眼前之景,结合前后的诗句可以知道,在诗人笔下,清秋时节的山林呈现出宁静开阔的景象,诗歌中流露出的是愉悦的心情,如诗歌最后两句说“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诗歌格调明快,诗人虽然不在官,但自己的新政依然在造福于民,诗人带着欢快的心情结束行程,余味悠扬,兴致不尽。再看陶渊明的诗歌,“悠然见南山”,“悠然”呈现出诗人的情态,诗人脱离官场羁绊,内心悠然自得,诗句描绘的是静穆而高远的意境。

[答案] (1)B (2)景象:描绘了一幅清秋暮色山林图:晚暮深秋,木叶凋尽,南山兀立,清晰呈现。不同:王诗重在客观描述眼前之景,描绘了宁静开阔的意境,表达的是愉悦的心情;而陶诗则描绘了静穆而高远的意境,表达的是脱离官场羁绊后的闲逸悠然自在之情。

2.(2018·安徽省安庆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

林逋

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色酒舍归。 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

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 却忆清豀谢太傅①,当时未解惜蓑衣。

[注] ①谢太傅:东晋时隐居刻溪的谢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秋天湖水水位回落时节蟹大膏肥,巧妙交代了拜访黄公酒舍的原因。

B.第二句“归”字前承“过”字,后启二三两联归舟所见湖西黄昏美景的描写。

C.第五、六句写苍山半带着厚重寒云,红叶暗淡了夕阳余晖,渲染了凄凉气氛。

D.第七、八句用典,通过自己当年不解东晋谢安隐居来表现而今隐居山水之乐。

(2)诗歌第四句“犬闻人语出柴扉”看似平淡,实则有趣味,请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项,错在“渲染了凄凉气氛”,渲染的应是宁静安详的气氛。

(2)这是一道赏析诗句的题目,要求赏析“犬闻人语出柴扉”的趣味,注意从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角度分析,从内容看诗句描绘了村犬听到有人说话时奔跑出柴门的画面;从手法看用人语声反衬黄昏村居环境的幽静,渲染了宁谧闲适的乡村生活氛围;从情感看,表达了诗人对村居生活的满足和愉悦。

[答案] (1)C (2)①描绘了村犬听到有人说话时奔跑出柴门的画面;②表达了诗人对村居生活的满足和愉悦;③用人语声反衬黄昏村居环境的幽静;④渲染了宁谧闲适的乡村生活氛围。

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17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hgok2hb8e6j6mw9sjhs44p5c1cp9m00dv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