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小升初数学复习训练题九
一、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a÷b=8,并且a是自然数,那么a( )b的倍数。
A、一定是 B、一定不是 C、不一定是
2、各自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8小时,小李用了12小时,小李和小张的工效的最简比是( )。 A、2:3 B、
16:14 C、14:16 D、3:2 3、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的比是3:2,它们的体积比是6:5,圆柱和圆锥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A、8:5 B、5:8 C、15:8 D、8:15 4、两根长度都为1米的电线,其中一根用去它的
58,另一根用去58米,则两根剩下的相比较( )。 A、第一根剩下的多 B、第二根剩下的多 C、两根剩下的一样多 D、无法确定
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①男生比女生多25%,那么女生比男生少20% ②一个长方体恰好可以切割成两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已知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60平方厘米③5克糖放入95克水中,糖占糖水的5% ④将一段圆木锯成两段共用8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将这段圆木锯成3段要用16分钟。⑤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二、填空。(1-14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6分) 1、
??5=20×( )=12÷15=( )%=( )折=( )(填小数)=( )(填成数)
2、327的分数单位是( ),它减少( )个这样的单位后就是最小的奇数。 3、甲、乙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4:5,已知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少180平方厘米,那么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是( )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增加5厘米,宽增加7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121平方厘米,这时恰好是一个正方形。则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一个半圆的周长是102.8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2分米,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圆锥的体积是94.2立方厘米,高是10厘米,那么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8、用50以内的两个质数组成的真分数中,最大的是( )。
9、一项工程,计划8小时完成,实际5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工作效率提高了( )%。
10、把12立方分米的水倒入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的玻璃缸内,水面距缸口有( )分米。
11、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保留整数约等于5,这个两位小数是( )。 12、在一幅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京广铁路长29厘米,一列动车平均每小时以160千米上午速度从北京开往广州,一共用了( )小时。
13、一个工厂生产一种工艺品,由于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40.5元,比原来降低了10%,比原来降低了( )元。
14、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站开往乙站,客车行完全程需要6小时,货车的速度比客车快
13,货车将比客车提前( )小时到达乙站。
15、从A地到B地,甲需走24分,乙需走36分。如果乙从B地出发2分后甲才从A地出发,那么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160米,A、B两地的距离是( )米。
16、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已知甲车的速度与乙车的速度比是5:4,C地在A、B之间。甲、乙两车到达C地的时间的、分别是上午8点和下午5点。那么甲、乙两车相遇的时刻是( )时。 17、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20千米,当行到全程的一半多25千米时,把速度提高到每小时50千米。这样行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甲乙两地全程( )千米。 18、甲、乙、丙三人共有62元钱,甲用了自己钱的
35,乙用了自己钱的12,丙用了自己钱的23,各买了一支相同的钢笔,甲和丙两人一共剩下( )元。
19、一位商场管理人员,想用36m的一根绳子,利用商场的一面墙,围一个长方形的停自行车的场地,这个场地的面积最大是( )m2
20、在3.1415,3.1415,3.1415,3.1415,这四个数的上面,分别标上一个或两个表示循环的小圆点,使其下面的式子成立:
3.1415>3.1415>3.1415>3.1415
21、如图,有三个同心圆,它们的直径分别是4,6,8,用线段分割成11块,如果每块字母代表这一块的面积,并且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面积,那么(A+B):C的比值是( )。
22、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上底AB=4厘米,下底CD=16厘米,高AD=12厘米,E是BC上的一点,三角形ADE的面积是43.2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ABE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BEDC
三、计算。共30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6分)
9930103431÷31= 2.71+17+6.29+87= 16÷1113-2.5+2= 1÷12+1×12= (0.25+720)÷4.8= (1247+79)×16+47÷79= 2、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157×34+14×627 6.5×625+0.24×4.5-6÷25
113+2115+3135+4163123÷9-[63+31×(33-23)] 51048204
6115×56+7116×67+8117×78 (712011×0.6+35×720102011)÷37÷35
3、解方程或解比例。(每题3分,共6分) 1-
11322x=3x:2.5=1.4: 73
四、应用。(每题4分,共24分)
1、一个圆锥形的小麦堆,底面周长是6.28米,高是0.6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50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校植树节到一山林植树,一共植了松树、杨树、柳树和杉树四种树。其中松树和杨树共植了300棵,柳树、杨树和杉树共450棵,杨树的棵树是所植总数的817。一共植了松树多少棵?
3、有内半径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高度相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A和B,将装满了水的A容器中的水全部倒入B,水的深度比容器高度的78还低2厘米,那么容器的高是多少厘米?
4、仓库里有甲、乙、丙三堆货物,一共有2200件,甲堆货物的23等于乙堆货物的25%。丙堆货物比甲堆货物少
29。甲、乙、丙三堆货物各有多少件?
5、完成某项工作,由甲独做要10小时,由乙独做要12小时,由丙独做要20小时。实际上先由甲、乙合作一段时间后,由丙接着独做直到完成工作,先后共用了9小时20分钟。甲、乙合作了多少小时?
6、A、B两地相距2030米,甲、乙、丙的速度分别是40米/分、60米/分、50米/分。如果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多少分钟后丙和乙的距离是丙与甲的距离的2倍?(要求写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答案:一、选择。AABCD 二、填空。 1. 4,4%,80,8,0.8,八成 2. 七分之一,16 3. 820 4.48
41
5.628 6. 50.24 7. 188.4 8. 9. 60 10. 1 11. 5.49
43 12. 14.5 13. 4.5 14. 1.5 15. 1200 16.12 17.150 18. 14 19. 162 21. 4.5 22. 64
三、计算。1. 309910 183 35 3. 34944
四、应用。 1. 314 5. 4 6. 29或21 19 10 2. 60 3. 2112 8 6.4 4. 1162. 20 47 7 甲495 乙1320 2.4 丙385 1049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