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1-20 题每题 1.5 分,21-50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 1.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只有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淋巴或血浆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C.免疫系统既参与机体的防御又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
2.许多化学反应都能发生在内环境中。下列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B.神经递质的合成 C.神经递质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D.乳酸的生成
3.狗把球叼回来时,要让狗做“吐”的动作,然后主人再伸手去拿,这样一来,狗一听到“吐”的时候, 就知道要把球吐到主人手上了。关于此反射正确的是( )
A.此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B.主人“吐”的声音直接刺激狗的神经中枢引起吐球
C.此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反射活动可以不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4.神经调节在各调节机制中占主要地位,下列有关神经调节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效应器是指肌肉或腺体
C.针扎手后,皮破血流,此现象为反射
D.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
5.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比如乙酰胆碱等。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为胞吐,所以神经递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B.肾上腺素既可是激素,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
C.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神经递质 D.同一突触后膜上只有一种受体
6.甲图表示一条完整反射弧,乙图表示突触结构,丙图表示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刺激传出神经时肌肉收缩,此过程可称为反射
B.乙图中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可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提供能量 C.丙图中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 D.丙图中若外界钾离子浓度升高,静息电位将减小
7.某人患扁桃体炎,在注射青霉素后出现下列过敏症状:胸闷、气促、出冷汗等。下列关于过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可导致组织液增加
B.机体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发生过敏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的抗体与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分布相同 D.过敏反应中产生的抗体由T细胞分泌产生
8.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或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生的是( )
A.过敏反应 B.产生记忆细胞 C.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感染天花 D.白细胞吞噬病菌
9.机体的稳态需要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共同维持。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可以通过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实现体温正常 B.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可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减少
C.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水肿
甲
D.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中枢,还能分泌激素,还可以作为感受器感受刺激 10.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脾、淋巴结、肝脏等
B.吞噬细胞比浆细胞溶酶体多,因为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
C.B淋巴细胞、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 D.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母婴传播是其中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艾滋病属于遗传病
11.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和正常小鼠相比,骨髓坏死的小鼠将失去全部特异性免疫 B.当小鼠被病毒感染后,不会影响B细胞缺陷的小鼠对病毒的清除
C.B细胞缺陷的小鼠可以正常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吞噬细胞和效应T细胞对病原体或靶细胞的特异性作用
D.骨髓坏死的小鼠将无法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12.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腺体,甲、乙、丙、丁表示相关激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 B.激素乙能够促进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C.在寒冷的冬季,从室内到室外时甲、乙、丙、丁所代表激素的含量都要增加 D.该激素的调节既体现了分级调节也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病原体数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