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和速写剖面图相对照。 (三) 室内计算和剖面的绘测
1. 整理野外记录,将野外实测所得的山坡上的斜距换算为水平距离。并算出每两个导线点间的高差和累积高度。 导线两点间水平距离及高差求法:
设D为水平距离,H为高差;L为斜距。β为地形坡度角,则: H=L×sinβ
D=L×cosβ
2. 绘制导线平面图:
1) 根据导线方向或导线的平均方向,需要将图纸重新定向,并在图上用箭头指出N的方向。
2)将导线自0点至终点,按其方位,水平距离,根据比例尺画在平面图上。
3)各点的累积高度,地层分界、岩性分界点,地层产状,断层位置等,都按相应位置,标记在导线上。
3.绘制地形剖面图:
1) 在导线下画—水平基线,与导线平均方向大体—致,表示剖面的方向,此基线与导线间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填绘地形及必要文字符号。 2) 在基线两端画垂直比例尺。
3)将导线上的累积高差数据,投影到相应高度上,再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
4. 投影地质内容
将导线上各地质点投影到地形剖面上,然后按照产状及规定符号绘于地形线下,在相应部位标明地层代号。如果剖面线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则应把有关岩层换成视倾角(可查表换算)。有时可以在剖面图上有关岩层的相应部位用数字标出其产状。
5.整饰图件,最后按一定要求标出图名。比例尺(在图名下)、剖面方位(用数字标在剖面图的侧上方),重要地名,图例,制图日期,制图者等(图1一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