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保持上下级纵向沟通畅顺,也要注意平级间横向的合作与支持。
(2)践行“情感领导、制度管理”的管理模式。首先,我园非常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培养团队精神,树立品牌意识,逐步形成了“**”的团队精神。两年来,我园先后举办了 “吸管是否可以穿过苹果”、“**人的风采”、“风车转起来”、“请给我结果”、“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员工”、“做一个优雅的教育工作者”等一系列的教师心智培训。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不仅获得交流和放松,更获得了自信与成功感,激发了团队的活力。其次,在教务管理方面,我园转变管理策略,变控制为支持、服务,变指挥为沟通、指导,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的成功和快乐及团队的温暖与支持。采用“推门听课”“课后反思”“活动后反思”等形式深入教学一线,定期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展示”等活动,为不同起点及专业水平的员工提供业务交流和提升自我的机会。三是,通过对规章制度的不断添枝裁叶,不断完善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员工福利制度,开发新的领导方式,努力做到“尽可能地严格要求每一个人,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人”。
(3)坚持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对管理过程的监督。两年多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好的管理就是绩效,管理的有效、适宜是核心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落实岗位责任、过程持续跟进、相互监督与督促。通过日常行政办公会、园务会等形式对各部门、岗位工作效能进行评估,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提出要求、落实到人,并依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发展进行动
5
态修改和补充。
(二)师资强园,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构建学习型组织,在融合中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鼓励和支持教师相互学习、自我学习,积极开展教育实践和反思活动。
作为高起点、高定位的幼儿园,我园所选聘的教师大都有丰富的幼教经验,但因为来自多家不同模式以及不同等级的园所,实际情况决定了每位教师在教育观以及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这一现状,是整齐划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强行要求教师调整思考方法、教育行为;还是将我园的教育理念融合这些观念、方式方法,去粗取精,建设新的科学的园所文化?我们选择了后者。因为只有不断学习的团队才能够不断前进,而这也是我们对教师一贯的要求、支持与工作状态方面的把握。同时,我们以“允许存在缺点,抓住每个人的优点,让他闪光,让别人看到”的态度与方式推动教师队伍的相互学习、自我反思、自我学习、共同成长。
2、积极开展园本培训工作,为教育实施服务。
中英文是我园实施教育的主要语言载体,更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环境氛围。我们强调耳濡目染的熏陶而非灌输、潜移默化的习得而非记住。由此,我们抓中英文教师尤其中文教师的英语培训,要求外籍教师坚持每周对中英文教师进行英语口语会话能力训练、考核;我们学习、讨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与相似,将不同的文化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我们研讨外籍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尝试改变一贯的教学方式;我们要求英文教师每天拿出时间同孩子用英文进行聊天,让孩子与教师在轻松地英文氛围中共同发展。现
6
在,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
(三)重视教研工作的开展,努力建构具有我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1、我园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和理念,吸收和借鉴了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课程理论的精髓,正在实践中努力建构双母语式整合园本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发展个性,开发潜能,让孩子快乐的生活、快乐的表达、快乐的成长的核心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将生活化、多元化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结合,扩展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经验并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2、突出特色,让“国际化”、“0-6岁一体化”内涵成为提升幼儿园品牌的重要手段
创建办园特色是深化幼教改革、提升幼儿园市场竞争力、品牌形象的必要途径。我园在求新、求异、求发展中抓住机遇努力创建自己的品牌特色。作为一所国际园,我们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课程安排上,每天半日的以外籍教师为主导、中籍英文教师为辅助的全英教学;极力为幼儿营造“全语言”的学习生活环境;更体现在强调多元文化概念,尤其是中西方文化概念、把中西方经典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我们过“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把原汁原味的西方节日文化带给孩子;同时“元旦”、“端午节”、“中秋节”……这些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也让孩子同样不忘记“根”的文化。此外,我们先后组织了“中俄芭蕾舞交流活动”、“**六一国际音乐节——保罗钢琴音乐会”、“**六一英语
7
艺术节”,把“国际化”内涵与意义推到校园外更大的范畴;同时也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一个相应交流的平台;我们还把中国经典诵读、幼儿礼仪作为课程内容安排在每天的餐前环节里及一日生活中,让孩子对中国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性格、品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应该说,这就是我园一直努力打造的品牌形象和对孩子的期望。
同时,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并从早期教育重要性之根本出发,我园将0-6岁亲子教育——国内第一早教品牌北京红黄蓝引入到我园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中,通过亲子教育改善家长科学的教育观念及丰富教育方法、手段来提升幼儿早期教育质量;通过亲子至幼儿园教育过渡课程来加快幼儿入园心理及学习能力适应,努力打造0-6岁完整教育,最终达到为家庭教育助力、让孩子发展得更好的目的。在幼儿园课程架构及内容方面,依托红黄蓝强大的专家团队及研发能力,吸收、借鉴亲子园课程之精华,不断充实幼儿园教育内容、完善课程架构,真正地将0-6岁教育融为一体。
(四)综合园所、家庭、社区三方资源,增强互动、合作与支持,不断形成教育的合力
成功的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园的携手合作。我园以“支持、互动、合作”为方式,积极开展家、园、社区“三通”工作。我们不仅为家长安排各种常规的沟通渠道(电话联系、《宝宝成长日记》书写、校讯通、幼儿园网站、家长开放日等)让家长能深入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更尝试实施了以幼儿园为主导旨在提高家教质量的 “家庭教育支持计划”(目前着重在幼儿音乐欣赏与经典诵读方面),努力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