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突破
类型一 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
(2019·江西)足球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是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②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不发生反应。 ③氨气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质疑】小英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谨。小英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小军的结论。小英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含有__________离子的可能性。
【继续探究】同学们利用右图装置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X+2NH↑+2H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反应原理:(NH4)2CO3+2NaOH=====32【数据记录】实验称取样品质量为m1,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干燥管的总质量分别为m2和m3,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4和m5。
【数据处理】通过测得数据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双选)。 48(m3-m2)
A.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100%
17m1B.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 C.可以用浓硫酸替代稀硫酸
D.停止加热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掌握并能准确运用各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在保证不影响后面实验
的情况下再逐步检验各种物质。
分析模型
步骤一:通读题干,确定要探究的对象。
步骤二:实验分析一:①由实验现象“闻到较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和结论“嗅盐中含有NH4+”,可得出此实验是检验铵根离子,故用到的物质是碱,如氢氧化钙等;②由实验操作“嗅盐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与结论“嗅盐中含有CO32-”,可得出此实验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据查阅资料可知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不发生反
应,而碳酸氢铵和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由结论“嗅盐中盐类物质是碳酸铵”,可知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此实验是为了排除嗅盐中含有碳酸氢铵离子的可能性。 实验分析二:由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原理。
步骤三:反思与评价。由反应原理可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如果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停止加热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使生成的NH3完全被稀硫酸吸收,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1.(2016·江西)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黏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