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美术活动——拉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长方形纸粘贴成环形制作简单拉花如手环,项链等等。 2.愿意参与制作活动并体验拉花色彩的美丽。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小长方形、双面胶、剪刀、胶布。 2.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1.模特秀《The wagic key》,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邵老师是不是很漂亮啊,请小朋友来说说哪里漂亮好不好? 幼:头上/手上/腰…… 2.出示拉花,幼儿观察 (1)一种颜色制成的拉花 (2)两种颜色制成的拉花
(3)三种颜色制成的拉花并按规律排列 师:这三种哪一种最好看呀,为什么呀? 幼:它有好多颜色,而且排列得很漂亮。 3.教师讲解示范拉花 活动反思
这次的手工活动,小朋友在活动一开始也产生过一定的兴趣,但是当他遇到困难却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回应和帮助时,兴趣很快就转移了。可见我没有把握住幼儿真正的兴趣点,没能做到“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活动二:健康活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挂图三张(内容:故事《聪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儿不熟悉的男校工联系,请他配合教育活动,并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糖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看图讲述
1.教师出示第一张挂图,介绍图中的孩子明明,引导幼儿说一说图上还有谁,陌生人在对明明说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拟
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陌生人与幼儿的对话:
陌生人:小朋友你们老师呢?(幼:老师出去了)
陌生人: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幼:老师说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幼:老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们看这是麦当劳的玩具。(幼儿开始有些动摇了,有的开始要玩具了)
陌生人:麦当劳玩具好玩吗?(幼:好玩)
陌生人:那我带你们去麦当劳玩吧,那里有更多玩具,还有薯条可以吃。(大部分幼儿高兴地鼓掌并一一跟着“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儿还坐在位置上) 3.教师在幼儿即将离开教室时出现,陌生人离开。 师:刚才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幼:麦当劳)
师:那位叔叔你们认识吗?(幼:不认识)
师:那你们为什么要跟他走呢?(请几位幼儿回答) 师:你为什么不跟陌生人走呢?(请一位幼儿回答) 师:你们觉得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和陌生人走了会怎样? 三、讨论求救方法
1.教师告诉幼儿“没有告诉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小结和陌生人走的危险性。
2.讨论:和陌生人在一起时有什么自我保护的方法。
3.教师出示第二、三张挂图,向幼儿介绍明明在陌生人要带自己走时的自救方法。 活动反思
我们小朋友不认识的陌生人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坏人,可是我们看不出来。有的陌生人拿出你喜欢吃的东西、拿出你喜欢的玩具来骗你,还有人会说出有趣的事情、好听的话或关于你爸爸妈妈的话来欺骗你,想让我们小朋友相信他、听他的话或跟他走,我们小朋友一定不要相信他,这样就不会上坏人的当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