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大纲
一、
考试的方式与题型
1、考试方式:闭卷
2、题型:选择题、填空、判断正误,名词解释、问答题,综合题(读图题)。
二、
考试的目的和要求
a) 目的:通过考试以资全面系统地检验该课程的教学广度和深度,并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提供依据
b) 要求:题目的铺盖面和难易要紧贴该课程教学大纲并有利于检验学生所具备的综合分析能力,为正确估计和合理解决矿山建设和生产中出现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问题打下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绪论
要求学生掌握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基本概念,及矿山主要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问题。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学科。它研究在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
2水文地质条件(是指影响地下水存储、运移的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分布及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此外,还可包括水的化学成分等)
3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特别是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学科)
4 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
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因素。)
5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之为工程地质问题。如 各种地表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尾矿坝垮塌等;以及岩石稳定性问题:露天边坡和井下围岩稳定性问题,如片帮、冒顶、岩爆等。)
6 各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故案例。
?
第一章 地下水基本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类地下水的特征,矿区水文地质图的内容、作用及读图方法。 1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2岩土的水理性质(与水分的贮存、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
容水性:指岩石空隙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用容水度衡量,数值上等于岩土的孔隙度、裂隙度或岩溶率。
持水性: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释水后仍能保持住的一定水量的性质。用持水度衡量。松散岩土颗粒越小,其表面积越大,表面吸附的结合水越多,持水度越大;而坚硬岩石的裂隙和溶隙持水度几乎为零。
给水性:指饱和含水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流出(排出)若干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μ)作为衡量指标,数值上等于容水度减去持水度。
透水性:指在一定压力梯度下岩石允许水透过的性能。取决于空隙直径的大小和连通程度,其次是空隙的多少。表示岩土透水性能大小的指标,称为渗透系数,用符号K表,单位m/d(米/天)
3岩土根据透水性好坏可分为:透水岩土如砂岩、半透水岩土如粉土、不透水岩土如页岩。
4含水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5隔水层:不能透过并给出水,或透过和给出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渗透系数<0.001m/d)
6构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
*储水空间:即应有孔隙、裂隙和溶隙等空隙。这是储存地下水的前提条件;
*储水构造,有了储水空间,只是有了能含水的条件,但能否储存水,成为含水层,还必须具备保存住地下水的地质构造:下部要有隔水层托住重力水,并在水平方向上具有某种隔水边界,使之不致完全流失,水能在岩层空隙中保存住,从而形成含水层。也就是说,透水岩层与隔水岩层组合起来,才能成为含水层。
*良好的补给来源。 有足够的水源,使储水空间能不断地获得补给,方能成为含水层。
7地下水的分类:
*按岩石空隙性质分类的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自流水)); *几个概念:
潜水面---潜水的自由表面;
潜水埋藏深度---潜水至地表的距离; 潜水位---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标高;
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面至隔水层顶面的距离; 承压水初见水位=含水层顶板标高; 承压水位=稳定后的水位标高;
承压水水头高度H=承压水位-初见水位;
水力坡度:在流动方向上,任意两点的水位差除以该两点间的实际水平距离;
8上层滞水的一般特征;潜水的特征;承压水的特征;岩溶水的基本特征;
上层滞水的一般特征:
(1)一般分布不广;
(2)季节性存在,存在时间的长短受其下部隔
水层分布范围及包气带厚度控制,其动态变化与气候及水文因素的变化关系密切; (3)补给区和分布区一致;
(4)一般只能作小型或暂时性供水水源,对采
矿几乎没有影响。
潜水的特征:①潜水具有自由水面,为无压水;
②潜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基本上是一致的; ③在重力作用下,潜水可以由水位高处向水位低处运动,形成潜水径流。
④平原区主要以蒸发形式排泄,易形成盐碱地;高山丘陵区则以泉、地下渗流形式排泄于地表沟谷或地表水体。
⑤潜水的动态如水位、水温、水质、水量等要素随季节不同有明显变化
承压水的一般特征:
(1)承压性,为有压水,其顶面为非自由水面; (2)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3)承压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可以由高水位向
低水位运动,形成承压水的径流;
(4)承压水的水位、温度和矿化度等受气候、水
文因素等的影响较小;
(5)承压水的水质变化大,从淡水直到矿化度很
高的卤水都有。
岩溶水的基本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