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倒叙写法。
3.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
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 【学习难点】
1.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作家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写作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字音字形】
阅读课文,给下列词语注音并注意写法。
寒暄 送灶 陈抟 朱拓 荸荠 门槛 咀嚼 渣滓 炮烙 窈陷 草窠 蹙缩 歆享 牲醴 唾弃 蹒跚 一瞥 驯熟 俨然 醉醺醺
2.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
- 1 -
【整体感知】 1.梳理情节
(1)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课文排版时已将情节自然分明,请指出小说情节发展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序幕(第 段——第 段): 开端(第 段——第 段): 发展(第 段——第 段): 高潮(第 段——第 段): 结局(第 段——第 段): 尾声(第 段——第 段):
(2)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采用了 的手法,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在结构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研读:人物形象 祥林嫂
1文中描写了几次祥林嫂的眼睛,各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2春天是幸福、生机希望的象征,然而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3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抗争过吗? 抗争表现:
4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
- 2 -
5总结祥林嫂人物形象。
鲁四老爷
柳妈 我
第三课时
研读:环境描写
(一)社会环境
1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 3 -
(二)自然环境
小说描写了几次雪景?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三)环境描写作用
(四)小说主题探讨 1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
2总结小说《祝福》的主题思想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