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备课时间 2020 .9.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白天和黑夜”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揭示昼夜现象对动物的影响,说明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昼夜生物钟。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比较少,教学中可以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和讨论来了解昼夜对动物的影响,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利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有关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收集证据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从“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昼夜动植物的变化提出问题,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
3.能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4.知道动植物、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5.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教学难点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收集与分析动物在昼夜的不同变化。
前置作业内容
调查一些小动物的昼夜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去了一趟植物王国,认识到了植物王国的神秘。植物王国的小精灵也想了解同学们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活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来研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昼夜对人的影响
1.谁能谈一谈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2.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刚才的发言你发现了什么?(白天活动,夜晚休息) 4.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吗?
到了深夜,我们会觉得很疲劳,想睡觉,早晨没有闹钟,我们常能自己醒来,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
4.小结:孩子们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类似的规律,都是按24小时变化的,几乎都是白天活动,夜晚休息。其实就是我们的生物钟。
活动二:探究昼夜对其它动物的影响
1.谈话:我们研究了昼夜对植物和人的影响,知道了它们都有自己的生物钟,真是了不起。现在我们在去动物王国看一看,你们想去吗?
2.出示图片:刺猬、蛾、狗、蝴蝶、猫头鹰、公鸡,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 3.提问:这些动物哪些在白天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见解。 5.出示前置作业:
调查一些小动物的昼夜活动 6.谁能说一说你的发现?
猫在夜晚捕食,是因为猫的眼睛在夜晚能根据光的强弱调节感受光线。而为了保证视力,必须要补充牛磺酸,而老鼠体内有,老鼠在晚上活动,所以猫也在晚上活动。
蝙蝠在夜间活动,因为它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耳朵和发音器官飞行。白天噪音多,所以它选择夜晚飞行,绕开障碍物。
鸡眼的视网膜只有圆锥细胞,这种细胞使它无法看清夜间的物体,所以它只能在白天活动。
猫头鹰的视网膜只有圆珠细胞,这种细胞使它感知白天光强和颜色的能力较差,却能在夜晚洞察一切,所以它在夜晚活动。
6.小结:我们发现昼夜对动物也有影响,有的昼行,有的夜行。 7.你认为蜜蜂和蝙蝠会相遇吗?为什么? 8.生思考并说明理由
三.了解人为改变光照对动植物的影响
1.谈话:你们认为白天和黑夜有哪些不同呢? 2.学生发表意见(主要区别有无光照)
3.如果人为地改变白天和黑夜的长短,生物的习性会发生什么变化? (1)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2)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4.小结:原来,当我们改变光照条件时,就能改变动植物原来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能自己调节生物钟。 四、调查了解夜间活动的动物
1.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小动物,让我们想办法了解一下它们在夜间都在干什么?
2出示小动物夜间活动情况调查表 3.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研究?
4.(1)调查家养的小动物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2)调查老鼠是否在夜间出来活动,可以先在地上铺一层石灰,然后放上食物,这样可以将老鼠引出来,并在石灰上留下足迹。(痕迹推测法)
(3)也可以通过查资料来了解动物在夜间的活动情况。 5.课后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完成记录表。 6.温馨提示: 五.交流收获,结束本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