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选“虽然……可是……”;(3)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不论……都……”;(4)分句之间是选择关系。故选“宁可……也不……”;
故答案为:(1)一面;一面;(2)虽然;可是;(3)不论;都;(4)宁可;也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7.【答案】 俄;列夫·托尔斯泰;短篇小说;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沙俄;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俄、列夫·托尔斯泰、短篇小说、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沙俄、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答案】①汹涌澎湃的浪花溅得有几丈高。②狂风怒吼,吹倒了茅草盖的小屋。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即可。 ①(汹涌澎湃的)浪花(溅得有几丈)高。②(狂风怒吼,)吹倒了(茅草盖的)小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习。 二、现代文阅读
9.【答案】 (1)神态;孩子没了母亲可怎么生活,可是我家也不好过。 (2)表示思考;;表示商量;;表示决定 (3)dé;sháo;děi;dāi
(4)同死人待在一起可不行。
【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能力。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改感叹词,把感叹词(真、啊、多么之类的)去掉或改成另一种形式。②改标点,吧感叹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1)神态;孩子没了母亲可怎么生活,可是我家也不好过 (2)表示思考;表示商量;表示决定 (3)dé;sháo;děi;dāi (4) 同死人待在一起可不行。
【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词的理解能力。
(3)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4)掌握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0.【答案】(1)揭示西蒙一家生活的贫困、艰辛。
(2)卷头发、胖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靠在一起。说明西蒙的两个孩子可爱,惹人同情。
(3)“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
(4)说明她对别人的孩子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爱,一视同仁,揭示她善良、美好的品格。 (5)在自己十分贫困的情况下还去看望邻居西蒙;在西蒙去世后将她的两个孩子带回家中抚养;冒着可能挨丈夫揍的危险还要救助西蒙的两个孩子。
【解析】【分析】(1)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寒冷”,这句环境描写说明揭示西蒙一家生活的贫困、艰辛。(2)考查肖像描写的作用。先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从短文中找到句子,然后再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卷头发、胖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靠在一起。说明西蒙的两个孩子可爱,惹人同情。(3)考查筛选信息。此题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短文中找到答案。“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桑娜让西蒙的孩子同她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说明她对别人的孩子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爱,一视同仁,揭示她善良、美好的品格。(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点评】(1)此题考查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的把握。(2)此题考查对肖像描写的作用的把握。(3)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4)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5)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 11.【答案】(1)chāi ;bò ;衷 ;燥
(2)屈指可数
(3)我少吃了一个桃子,但多了一个人拥有吃桃子的快乐。快乐是可以互相传递的。
(4)第一段段意:日本一个叫清水龟之助的人,在邮差的岗位上工作了25年,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因而获得“终身成就奖”。 (5)B (6)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为考查字形、字音题,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
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形容清水龟之助这样的老邮差在日本很少见——屈指可数。(3)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短文的第4自然段找到答案。(4)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个自然段或几句话并了解每个自然段或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个自然段或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方面来考虑。第二段揭示了清水龟之助成为“传递快乐的人”的原因。(6)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形、字音。(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5)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6)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