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抗日战争说课稿 doc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20:53: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1 -

《抗日战争》说课稿

梁军峰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定位:

《抗日战争》是高中历史(必修1)中的第16课,属于第四单元。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后段反侵略斗争的主要表现,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首次胜利。因此,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 2、课标要求:

(1)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2)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

争中的历史地位。 3、三维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掌握抗日战争史实,理解两个战场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2) 过程和方法:

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参与互动,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和创造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全民族抗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对日军暴行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 4、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的重要保障,也是课标的主要内容) (2) 难点:

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以往教材中外分编,学生没有全球史观) 抗战胜利的原因 (学生在主客观上往往失之偏颇) 5、教材处理:

为了更好地体现历史事件之间逻辑顺序,把教材内容作一调整,组合成前后关联的三块:一、日本全面侵华;二、全民族抗战;三、抗日战争胜利。其中,第二部分中国全民族抗战是全课的中心。三部分用时比例:3/4/2 二、 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1) 情境式教学法(缩短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2) 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学生已积累了很多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可以借助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多媒体、乡土课程资源。

2、学习方法:

(1) 本课内容庞杂,联系广泛,学生学习时必须抓住主干,理清线索

(2) 本课史料丰富,学习时不要机械记忆结论,要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 2 -

(3) 本课现实感较强,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学会知识迁移,学以致用。 三、 课堂设计: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提议:我们的祖国刚刚过了她的60岁生日,让我们一起为她祝福吧。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唱国歌,当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突然停下,提问:“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中华民族为什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样导课,烘托氛围,激发兴趣,创设了本课的情境,学生容易入“戏”。) [教授新课]:

一、 日本全面侵华:(板书) 这里要分成三个小问题来讲: 1、原因:(略)

让学生回忆世界史的有关内容(经济大危机、法西斯轴心国的结盟,日本对中国的蚕食,“大陆政策”以及国共十年对峙的内容等)。概括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和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

2、标志:卢沟桥事变

用多媒体打出中国二十九路军抗战的图片,给学生一直观印象,也节约教学时间。 3、罪行:

这时可以不拘泥于课本表述的事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包括传闻)描述日军的暴行。教师可同时展示有关的图片。这时可适当利用乡土资源教学:萧县蒋丁楼惨案和牛眠惨案。

(这些经过学生说出的事例或发生在家乡的事例更有说服力和真实感。)

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日军的暴行的粗浅认识上,教师要学生思考讨论课本上的问题: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侵略战争使他们疯狂,军国主义让他们泯灭了人性。我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以史为鉴,知耻后勇。

(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通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体现了历史学科资政教化的功能。) 二、 中国全民族抗战:(板书) 需要讲清三个方面的问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原因、过程)

这是本课的重点。用多媒体打出1931-1937年日军侵略逐步加深的地图,要有动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日本的步步紧逼,使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上升。从而理解这时候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道理。对于形成的过程,因为初中已经涉及,可略讲。 2、国内战场的抗战:

这部分内容是介绍国共两党的英勇抵抗和相互配合,可采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方式。

探究问题:国共两党在抗战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在分组讨论后开始小组发言,教师作简单评价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全面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3 、国外战场的开辟:

这部分内容重点介绍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与英美军队相互配合,英勇作战

- 3 -

的史实。可用多媒体展示戴安澜、孙立人等抗日将领照片,讲解他们浴血杀敌的事迹。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学生的国际意识,将中国的抗战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联系起来。) 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板书) 这部分要讲清两个方面内容: 1、原因:

设置问题探究:有人用中国古代历史或传说中的四个人名来说明中国抗战胜

利的原因,他们是:屈原、苏武、共工、蒋干。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设计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扩大学生知识面)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总结:中共领导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2、意义:

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来说明: (1) 国内:

让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及结果,从而得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首次胜利的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自觉性)。 (2) 国际:

用多媒体展示:罗斯福在老年时给儿子所讲的一段话:“如果没有中国的抗战,德国与日本就有可能在印度洋会合,不知将有多少美国人将战死在异国他乡??”

用多媒体展示旧金山会议上宋子文签字的图景。

从而得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结论。

[小结]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道日本历史试题:日本与中国在19世纪打了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中日战争,那么21世纪如果与中国交战,你认为大约在什么时候?怎样才能获胜?

不知大家看到这个题目有何感受?联系到近年来日本在对待二战问题上的种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不能不令人担忧。 那么,作为中国未来主人的我们应当怎么做?

(设计这样的小结,联系现实,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课后作业]多媒体展示:

抗日战争涌现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叶挺、张自忠、李宗仁等),请大家为课本中或你所知道的抗日英雄作一张名片或者碑文。

(设计意图: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

第16课:抗日战争 一、日本全面侵华 二、全民族抗战 三、抗战的胜利 1、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原因 2、标志 2、国内战场 2、意义 3、罪行 3、国外战场

搜索更多关于: 抗日战争说课稿 doc2 的文档
抗日战争说课稿 doc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jjj83vh4j9gaib4888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