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教材】部编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资料带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3:36: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其中_____(写序号)是表达友情的;____(写序号)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4、古诗默写

(1)( ),一叫千门万户开。(《画鸡》唐李贺)

(2)春种一粒粟,( )。(《悯农》唐李绅) (3)( ),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 (4)牧童骑黄牛,( )。(《所见》清袁枚) (5)(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宋杨万里) 5、古诗默写

(1)远芳侵古道,(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 ),树头花落未成阴。(《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3)窗含西岭千秋雪,( )。(《绝句》唐杜甫)

(4)( ),笼盖四野。(《敕勒歌》北朝民歌) (5)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参考答案】

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3、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唐李白

②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③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别董大》唐高适 ①③④/②

4、答案:(1)生平不敢轻言语 (2)秋收万颗子 (3)儿童散学归来早 (4)歌声振林樾 (5)泉眼无声惜细流 5、答案:

(1)晴翠接荒城 (2)篱落疏疏一径深 (3)门泊东吴万里船 (4)天似穹庐 (5)夜深篱落一灯明

十、小升初语文真题解析——修辞手法

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她眉眼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 B、天幕上,群星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C、在大熊星座中,突然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 D、夜空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显得广阔、安详而又神秘。 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池秋水犹如一面明镜。(比喻) B、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偶) C、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反问)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拟人) 3、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 【参考答案】 1、选B 2、选C

3、选D。此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第四组用的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应选此项。

十一、小升初语文真题解析——综合性学习 1、请完成下列练习。

毛泽东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 2、孙明明的爸爸要在县城最繁华的步行街开一家眼镜店,但不知道该起个什么样的店名。你打算为他想一个怎样有意思的名字呢?谈谈你的创意。 3、年级要组织毕业晚会,筹备中的问题你怎样解决?

①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你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节目单,合唱《感恩的心》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个节目写几句串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名( ),字( ),( )学派的创始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 )。

5、“四书”是指《 》,《 》,《 》, 《 》;“五经是指《 》,《 》,《 》,《 》,《 》,《 》。

6、”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传》中得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 );”花和尚倒拨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得”豹子头“是指( )。

7、徐悲鸿的代表作是( ),他曾留学与法国,向绘画大师仰达学画。 【参考答案】

1、《史记》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2、提示:即要吸引路人的眼球还要使人印象深刻。

3、 ①提示:“同窗意 师生情”\\“六年同窗 真情永远”

②提示:伴着老师的培养,家长的叮咛,我们在收获中成长,。感谢有你们,下面让我们的欢乐在友谊中放飞!请欣赏舞蹈《友谊地久天长》。 4、丘 仲尼 儒家 《论语》

5、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诗 书 礼 易 春 秋 6、武松;林冲 7、《骏马图》

二、选择题

2.

忧伤的国歌

房向东

①那天,我们先去了格林尼治天文台,回来路上,弯到一家叫“金筷子”的中餐馆吃午饭。 ②“全筷子”是一个女老板,三十五六岁模样,脸不大,眼睛却特别大,那眼睛弥漫着伦墩的雾,有点儿迷惘,有点儿忧伤。她先是为我们上了茶,接着上饭上菜。

③边吃饭边聊天。这时,女老板凑过来问:“你们几个,什么团呀?”我们告诉她,我们是出版方面的。她“哦”了一声,她似乎对我们是搞出版的来了兴趣,话稍多了几句,淡淡地说:“我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院里长大……我的继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当美编。他叫李某某。”这时,我仔细瞧了她一眼,她说不上漂亮,然而有一种气质,有点冷,有点无奈,仿佛还有点渴求。

④这时,突然响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声。我们几个全都抬起了头,先是对视一眼,接着就寻找声音发自何处。在伦教,还能听到我们的国歌?原来,是从女老板的口袋里发出的声音—是她的手机响了。她的手机铃声设置为我们的国歌声! ⑤她到一旁接电话了。

⑥在国内,每天听这支歌,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如此特殊的震撼力。这音乐,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一时间,我们几个都沉默不语了。

⑦接完电话,她过来又为我们每人加了一小碗汤。我们问,你的手机怎么会有国歌声呢?

她说:“想家。特地灌进去的。”

③我们似乎也没有太多的话说。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在心中品味着她的“想家”二字。我还品味着“金筷子”这个店名,筷子,是中国才有的,“筷子”却是“金”的!中国的筷子,在她心中有多大的分量啊!

④过了会儿,我问:“最近有没有回到国内看看?”她说:“去年春节回北京了。我什么人也没有找,在宾馆住了三天,这三天都打着车在街上转……”她的声音很低。听到她的声音,我被她的伤感所感染。她说了,她想家。北京,是她长大的地方,有同学,有亲人,至少,有熟人,她却谁也没有见。她有一个继父,她母亲还在吗?她与母亲说不上话?或者母亲待她不好,所以她出国了?也许,她的爱遗失在北京的某个公园,遗失在依然款款而流的水中?无家可归?还是有家不想回?她在北京转了三天,她在寻我感觉还是寻找梦?总之,我觉得她瘦弱的身躯里装了很多心事,很多理不清的情感。

①我们走了。女老板把我们送到门外,神情恋恋的,又把我们送到了停车场,起风了。我们要上车了,请她回去。她说:“一路上小心啊,过马路要小心啊……”她的语气,像母亲送孩子上学,像妻子送爱人远行……我们点着头,却什么也没说。我们用眼神和笑容向她告别。我们上车了。这时,她的手机又响了,她右手接着电话,左手上举着,晃动着,目送着我们远去,远去……

①所有的中国人都远去了,只有她留在伦敦的风中。这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那手机里发出的国歌声,有那么点儿,忧伤…… 1.请你梳理文章的情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吃饭时遇到女老板——( )——惊闻国歌——( )——送别 叮咛——( )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女老板“想家”的情感?

4.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其中之一便是“他乡遇故知”。请你结合本文,谈谈对这一喜事的理解。

1.聊天中得知女老板的身世,听女老板诉乡思,感受到手机里国歌的忧伤。

2.语言描写。表现出了女老板对我们离去的不舍,体现了她对祖国和国人的思念与热爱。 3.①在手机里灌装国歌。②回国在大街上转悠。③为店取名“金筷子”。④为“我们”送行。

4.文章中在伦敦开餐馆的女老板,遇见我们几个“国人”态度非常热情,和我们相聊甚欢,在“我们”告别之时非常依依不舍,这正应了古人之语:他乡遇故知。在他乡久居或旅游之时,因为和家乡不同的环境等因素,难免会感到孤独和忧伤,当遇到家乡人时难免会感到

【新教材】部编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资料带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jtff7clce4vbt01gdv99bpag891bi0042x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