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0分)见解深刻 语言准确 层次明晰 二类卷
(36—42分)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 结构完整 内容充实 语言基本准确 层次分明 三类卷 中心明确 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 (30—35分)内容尚充实 有个别病句 层次清楚 四类卷
(16—29分)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 结构不完整 内容空泛 病句较多 层次不清 五类卷
(15分以下)文不对题 文理不通 结构层次混乱 内容空泛
试卷编号:测002 座位号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春季招生入学测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B
2008年2月
题 号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1.司马迁,字 (子固/子长),西汉阳夏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2.袁枚,字子才,号 (简斋/诚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清代诗人、诗论家。
6
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出了“ (神韵/性灵)说”,即主张诗歌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 3.《蛮子大妈》的作者莫泊桑是 (德/法/俄)国人,作品主要反映的是 (普法/俄法)战争中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4.《 》(诗经/楚辞)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初至春秋末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三百/三百零五)篇。
5.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 (唯心/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 》。 得 分 评卷人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赵盾弑其君 .
2.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3.若丧考妣 ..
4.不世之荣业 ..
5.我与张自忠将军仅有一面之雅,但印象甚深,较之许多常常谋面的人更难令我忘怀。 ..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在选取和安排材料上有哪些特点?
7
2.试简要分析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得 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试析欧阳修的《朋党论》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得 分 评卷人 五、作文题(50分)
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试卷编号:测00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春季招生入学测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B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8年2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子长,史记 2.简斋,性灵
8
3.法,普法
4.诗经,三百零五 5.唯物,荀子
(说明: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弑:杀,古代指下等杀上等,如臣杀君,子杀父等。 2.亡:丢失。 3.考妣:父母。
4.不世:非凡,不是没代都有的。 5.谋面:彼此见面。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在选取和安排材料上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左忠毅公逸事》在选取材料上,紧紧围绕着左光斗与史可法师生间的交往,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材料。这些材料虽然是“逸事”,但既典型又真实可信。全文紧扣住“逸事”二字,并以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不枝不蔓,叙事简洁。叙述中注意了人物的言行及心理特征的描写。
2.试分析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参考答案:学生的分析在感悟诗中意境的同时要注意揭示出李白遇赦还乡的欢快心情,具体视学生结合诗作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说明: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有一己合理之理解即可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试析欧阳修的《朋党论》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参考答案:欧阳修的《朋党论》通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论证。首先,作者以“自古有之”的论断对朋党表态,从“道”与“利”的角度区分了“君子党”与“小人党”;其次,作者通过历史上的事实论证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是非功过;再次,作者通过人君对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态度对比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并通过归纳点明了自己写作此文的目的。
(本答案仅供参考,具体视学生结合小说情节的展开情况酌情给分。)
五、作文题(共50分)
试卷编号:测002 座位号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春季招生入学测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C
2008年2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9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之一,与韩愈并称“ ”,著有《 集》。
2.冰心,原名 ,福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我国新文学第一代的开拓者。
3.《祭欧阳文忠公》的作者是 ,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指的是 。 4.屈原,战国 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浪漫主要长诗《 》。 5. ,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有《 》等诗集,与顾城、北岛同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得 分 评卷人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
2.亡羊而补牢 .
3.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 .
4.旦早视之,果如其言 ..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