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常规 继电保护实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8 9:42: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长 沙 理 工 大 学 备 课 纸

(2)整定阻抗的效验:

打开电流电压继电器特性测试模块,设置固定的输出参数:三相电流分别设置为固定5A,0,0,相角为0度。B相电压设置为0V,A相电压相角固定为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3) 变量设置:当前变量设置成“Ua的幅值”,步长设置是根据需要测量的 度而设置,建议设置成-0.2V。(程控方式下,当前变量只能增加,如果需要减少就将步长改为负值)

(3)继电器电压死区的测量:

打开电流电压继电器特性测试模块,

设置固定的输出参数:三相电流分别设置为固定5A,5A,0,相角分别为0度,180度,0度。B相电压设置为0V,A相电压相角固定,为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72°。

变量设置:当前变量设置成“Ua的幅值”,步长设置是根据需要测量的

精度而设置,建议设置成0.2V。

开关量设置:常规出口接入测试仪开入的哪个口就选择哪个接点。

程控设置:在控制操作中可以选择程控和手控方式,在程控方式下,程控设置才需要设置,变化范围建议从0V到5V。变化方式选择“始终始”方式,步长时间建议设置1s,不要设置的太短以免数据来不及传输。返回方式选择“动作返回”。设置完成就可以点击“开始实验”开始实验,测得的动作值就是继电器的死区电压。

手控方式:在输出参数中设置电压的起始值,点击“开始实验”,点击

“增加”,每点击一次增加步长大小的电压,直到继电器动作再点击“减少”,直到继电器返回,结束实验。继电器的动作值记录在实验结果中。

第11 页

长 沙 理 工 大 学 备 课 纸

实验四、比例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 打开差动特性测试模块:

测试定义(Id,Ir):差动电流定义设置为“Id=︱I1+I2︱,Ir=︱I1-I2︱/2”I1,I2的定义:I1和I2的电流输出分别设置成“A相电流”和“C相电流”。

搜索Id:搜索起点和搜索终点分别设置为10%和100%,Id的动作门槛设置为1A,每步时间和间隔时间建议都设置成1s,不要设置的太短以免数据来不及传输。搜索精度和误差根据需要测量的精度而设置,建议设置成绝对误差0.1A。

开关量设置:常规出口接入测试仪开入的哪个口就选择哪个接点。 固定Ir:Ir的变化范围建议从0A到6A,步长根据需要测量的精度而设置,建议设置成0.5A。

设置完成,点击“开始实验”,实验完成可以点击“曲线观察”查看继电 器的制动特性曲线。开关量设置:常规出口接入测试仪开入的哪个口就选择哪个接点。

程控设置:在控制操作中可以选择程控和手控方式,在程控方式下,程

控设置才需要设置,变化范围建议从高于继电器的动作值5V到低于动作值5V。变化方式选择“始终始”方式,步长时间建议设置1s,不要设置的太短以免数据来不及传输。返回方式选择“动作返回”。设置完成就可以点击“开始实验”

开始实验,测得的动作值除以电流值就是继电器的整定值。

手控方式:在输出参数中设置电压的起始值,点击“开始实验”,点击“增加”,每点击一次增加步长大小的电压,直到继电器动作再点击“减少”,直到继电器返回,结束实验。继电器的动作值记录在实验结果中。

第 12 页

长 沙 理 工 大 学 备 课 纸

附录一:综合实验数据及整定方法

1. 本文件包含10KV,35KV和110KV线路保护实验数据及整定计算说明! 2. 110KV项目实验中,起动电流定值和无电流定值整定为0.1A左右。

(一)10KV线路保护实验:

图1 10KV线路保护实验系统接线图

本实验线路模型见图1。已知线路AB的最大负荷电流为82A。保护安装在A处。 1. 短路电流计算

X*?U20.46?10.52N(千伏)==5.07? Xg?10SG(兆伏安)XT1UK%?U20.105?10.52N(千伏)==1.45? ?8ST1(兆伏安)XS.min?XS.max?Xg?XT=6.52? XAB?x1?LAB=0.4315=6?

XBC?x1?LBC=0.4310=4?

发电机电势归算至10.5KV侧为:E??E?10.5/6.3=6.615310.5/6.3=11KV AB末端三相短路时的电流Idmax.A?=508A

第 13 页

E?3(XS.min?XAB)=

113(6.52?6)=0.508KA

长 沙 理 工 大 学 备 课 纸

BC末端三相短路时的电流Idmax.B?0.385KA=385A

AB末端两相短路时的电流Idmin.A?440A

BC末端两相短路时的电流Idmin.B?0.333KA=333A

AB首端三相短路时的电流Idmax.H?11E?==2*(6.52?6?4)2(XS.max?XAB?XBC)E?3(XS.min?XAB?XBC)=

113(6.52?6?4)=

11E?==0.440KA=

2(XS.max?XAB)2*(6.52?6)E?3XS.min=

113?6.52=0.974KA=974A

AB首端两相短路时的电流Idmin.H?2. 保护的整定计算

11E?==0.844KA=844A 2?6.522XS.min10KV馈线一般只配置2段保护,速断和过电流段,因此如下整定即按2段电流保护进行整定。

1) 第I段保护的整定计算

?当采用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时,IIpu.A?KKIdmax.A=1.25?508=635A

保护I段最小保护范围计算如下:

X1.lmin?11E??6.52=2.14 =?XS.max2?0.6352?IIpu.A最小保护范围为:LImin?

X1.lmin=2.14/6>15% XAB

第 14 页

搜索更多关于: 常规 继电保护实验教案 的文档
常规 继电保护实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jv7w8e7sv9mzf00wd3j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