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力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18·湖北恩施中考)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A
2.(2018·浙江杭州中考)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到达最高点处时所受到的力有(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答案B 3.(2018·北京中考)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答案C 4.(2018·山东青岛中考)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 )
答案C 5.(2018·甘肃白银中考)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到达终点时,小涛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 答案相互的 运动状态
6.(2018·四川遂宁中考)如图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挡板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挡板的压力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模拟预测
1.下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答案B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站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的石块后,石块在重力作用下的方向下落,也可以说是指向地心。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 N/m,原始长度为10 cm,则在弹力为5 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 A.10 cm C.20 cm 答案B
B.15 cm D.25 cm
解析根据F=kx,弹簧的伸长量x==
????5N100N/m
=0.05m=5cm,所以长度为10cm+5cm=15cm。
3.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 )
答案C 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 B.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 C.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力不是弹力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答案A 解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A正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同时也有力的作用,选项B错误;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时对重物的拉力也是弹力的一种,故C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选项D错误。 5.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把三角尺竖直放置,一个直角边放在桌面上,另一个直角边放上铅垂线,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果铅垂线与直角边是平行的,则表明桌面水平,故A符合题意。
6.右图中的小球受到了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墙壁的支持力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墙对它的支持力、绳子对它的拉力。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作用点放在物体的重心。
7.林红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图中l是弹簧的长度,F是弹簧受拉力的大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拉力为6 N时,弹簧长度比原长伸长了 cm,弹簧发生了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 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N。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2 3 弹性 (2)4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析(1)弹簧不受外力时,由图象可以知道,弹簧伸长2cm,此时的长度就是弹簧的原长,l0=2cm;由图象可以知道,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长l=5cm,则弹簧伸长,Δl=l-l0=5cm-2cm=3cm,由图象可以知道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它产生了弹力。
(2)因为F=6N,Δl=3cm,弹簧每伸长1cm,受到的拉力为2N,弹簧的长度为4cm时,弹簧伸长2cm,受到的拉力F=4N。
(3)由图象可以知道,在外力不超过6N时,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外力成正比,超过6N就不成正比了。故可得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它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8.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小刚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于是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次1 数 质量0.m/k1 g 重力1 G/N 2 3 4 0.0.0.2 3 4 3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