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修剪处理对大果榛子产量影响的分析
王姗姗
【摘 要】针对大果榛子在现阶段的修剪技术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大果榛子采取不同修剪处理方式的试验,来分析修剪处理方式与大果榛子产量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合理修剪大果榛子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现代园艺【年(卷),期】2018(000)014【总页数】1
【关键词】农业技术;大果榛子;果树修剪技术
1 不同阶段的大果榛子修剪要点分析
1.1 生长扩冠期修剪要点
榛子植株从定植到开始结果,需要经过3~4年,这一时期被称为生长扩冠期,在生长扩冠期内,树体具有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树枝的生长主要以长枝为主的特点。但是这一时期的树体形状较小,枝叶数量都十分有限,修剪工作主要技术要点:(1)定干不抹芽,即是指在植株定植后,选择合理的高度及饱满的芽处定干,选择定干点后,保留树干已有的发小分支。(2)刻芽促发枝,通过刻芽的方式促进枝叶生长发育。(3)中截发育枝,促进长枝的成长,促进快速扩大树冠。此外,还有一些树体处理要点,比如基本不疏枝、促发中短枝等,都是为了使榛子植株树冠得到较快的发育。
1.2 结果控冠期修剪要点
在榛子树生长的第4~7年,已经进入了结果期,由于第1阶段的基础,此时树冠已经较为茂密,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在这一阶段修剪中注重骨干枝的选择和培育,保证其优势地位,在不同季节的自然环境下,进行树干与枝叶的调节,由于枝叶太过茂密而产生通风透光不良现象时,及时疏剪多余枝叶。在不同的季节修剪工作也呈现出不同特点,比如冬季修剪工作要放缓,夏季修剪要加强,春秋修剪需要注重开张角度。春季处于花芽分化开始阶段,这时利用环剥、拿枝等措施,缓解除枝芽外的其他部位养分消耗,今早形成花芽,提升当年总体产量[1]。1.3 增产形成期修剪要点
在第7~9年,树体进入增产形成期,这一阶段树体已经逐渐稳定,并且由于内膛风干恶化,易产生产量不稳的现象。在这一阶段的树体修剪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已有的树干形状进行各个骨干枝的调节,使其均衡发展,对于较多的结果枝进行清理,留下生长趋势较好的采取有计划的培育,树枝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按照树形的规划以及生产的需求,分别培养大中小型结果枝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