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老人与海 4教案 语文S
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认为十分精彩的语句或片段。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武形象,并欣赏和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文字。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帮助学生认识“惦、啤、崛、倚、潇、骼”,会写“惦、滨、啤、崛、镰、垒、潇、鲨、窜、骼”;理解“惦记、海滨、啤酒、崛起、镰刀、垒球、潇洒、鲨鱼、骨骼”等词语。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深入认识《老人与海》这一名著的价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惦、啤、崛、倚、潇、骼”,会写“惦、滨、啤、崛、镰、垒、潇、鲨、窜、骼”;理解“惦记、海滨、啤酒、崛起、镰刀、垒球、潇洒、鲨鱼、骨骼”等词语。
2.再默读,标出全文段序,想想主要内容,理清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学的历史长廊中,有很多享有崇高誉的作家与作品。今天,我们要认识又一位这样的作家(出示海明威头像照片),阅读他的一部受人推崇的作品(先展示一《老人与海》的全文读本,后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做到字音准确、句了通顺。 2.识字写字。
“崛”jué,与“发掘”的“掘”、的“倔强”的“倔”同音。
“骼”gé,与“个”“各”(gè)的声调不同:前为二声,后两字为四声。 3.可让学生比较下面各组字并组成词语: 店()宾()卑()廉() 惦()滨()啤()镰() 沙()串()各()萧() 鲨()窜()骼()潇() 4.词语解释。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又如:惦念。 海滨:滨,水边,近水的地方。靠近海水的地方。
海岬:岬,岬角,是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本文中写非洲的“高耸的海岬”就是指海中的这种尖形的陆地。
崛起:一指(山峰等)突起,二指(某某)兴起。本文中指大海中岛顶的突起。 倚:本文中写“他弯下腰倚在船头上”,是“靠”的意思。 潇洒:(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磅: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磅合0.9072市斤。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磷光:某些物质受摩擦、振动、光、热或电波的作用所发的光。例如金刚石经日光照射后,在暗处会发出青绿色的光。
骨骼:人和动物体内或体外坚硬的组织。
(三)再默读,标出全文段序,想想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
这篇课文作为小说的缩写,全文只有13个自然段,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出海前的情况——老人梦见海滩上的狮子,男孩给他送行、祝他好运。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写在海上的情况——老人钩住了大马林莫,他的船被鱼拖向很远的海上,被拖了三天多。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写归程中的情况——老人遭遇一群鲨鱼的袭击,他与鲨鱼进行了惊险、惨烈的生死大搏斗。
第四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回港后的情况——人们围观死鱼的骨骼,男孩守着熟睡的老人,老人又梦见海滩上的狮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认为十分精彩的语句或片段。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武形象,并欣赏和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文字。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深入认识《老人与海》这一名著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武形象,并欣赏和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文字。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让我们细细品味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笔下的人物——老渔夫桑提亚哥的传奇故事,同老人一起去经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二、深入细读,品味人物。
㈠确定探究内容。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文中哪些场面让你印象深刻?(学生) ——①老渔夫与大马林鱼搏斗过程的场面。 ②老渔夫与鲨鱼搏斗过程的场面。
㈡学习探究老渔夫与大马林鱼搏斗过程,分析人物形象。 1.(出示阅读提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