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
137.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138.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139.资本主义社会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 (×)
140.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
141.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14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43.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 (√)
144.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14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146.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147.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
14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任何制约。
149.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
150.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
151.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
152.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5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
15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替代,这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历史规律。(√)
15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
156.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
157.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158.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
159.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160.(√)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6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阶级斗争。
162.老子在《道德篇》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说的是万事开头难的道理(×)
163.电脑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的思维,它将超过它的主人而统治人类(×)
164.一切皆变,无物常驻(√)
16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
166.修建房子首先要设计图纸,所以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意识活动(×)
167.哲学的重要使命不在于指导实践去改造世界,而在于指导实践去认识世界(×)
168.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69.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无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有限的(×)
170.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71.常言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里说的是青山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72.(×)马克思主义是它的三个主要思想来源的“简单相加”、是“理论拼盘”。
173.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说明我们周围的一切是依赖于人的思维而存在,又离开人的意识而改变的(×)
174.(×)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175.(√)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17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177.(√)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马克思。
178.(×)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辩证唯物主义。
17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180.(×)《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
181.(×)科学严谨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82.(×)剩余价值学说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83.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是生产阶段,第二是购买阶段,第三是销售、售卖阶段。(×)
184.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因此,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185.(×) 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18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87.(√)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88.(√)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
189.(×)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190.(√)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要素。
191.(×)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192.(×)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193.(√)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194.(×)被社会公认的思想就是真理
195.(×)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客体
196.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
197.(√)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19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199.(√)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00.(√)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20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02.(×)有用就是真理。
203.(×)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此它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04.(×)认识的客体就是客观。
205.(×)认识的主体就是主观。
206.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或固态,这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水的物理性质发生由量变引起的质变(√)
207.近代一些自然科学家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构成整个物质世界大厦的宇宙之砖(×)
208.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209.(×) 客体就是自然物,自然物就是客体
三、多选题
210.下列观点错误的有ABCD
A.“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B.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21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AC)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21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CD) 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C.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21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ABC) A.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 B.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C.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D.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21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ABC)
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