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同步测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3:17: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同步测试

能力提高

1.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3.下面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水落而石出者②云归而岩穴暝③佳木秀而繁阴④山间之朝暮也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⑥风霜高洁⑦山间之四时也⑧晦明变化者⑨野芳发而幽香[ ]

A.⑤②⑦⑨③⑥①⑧④ B.⑨③⑥①⑦⑤②⑧④ C.⑨③⑥①⑧④⑤②⑦ D.⑤②⑧④⑨③⑥①⑦

4.下面各句中“而”字应重读的一句是[ ] A.朝而往,暮而归。

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延伸拓展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皇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指欧阳修)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选出加粗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安此丰年之乐 安于畎亩衣食 B.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朝而往,暮而归 C.幸生无事之时也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D.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翻译句子。

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________

②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子游也。________ 3.文段中点明了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所写景物与《醉翁亭记》中描写的景物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 5.本文段选自欧阳修的《丰乐亭记》,结合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要以“丰乐亭”来命名。________

6.从文段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了与《醉翁亭记》一文相同的政治理想,就是:________(不超过5个字)。

参考答案 【能力提高】 1.C 2.A

3.D 4.D [延伸拓展] 答案:1.D

2.①喜欢滁州地方偏僻而政事简略,又爱这里的人习惯于安适清闲。②又幸好当地百姓为他们获得丰收的年景而高兴,因而爱和我一同游玩。

3.夫宣上因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4.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5.因为当地百姓获得丰收,生活和美快乐,作者又与民同乐,所以以此命名。 6.与民同乐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同步测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knmv51wlp1oiru32md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