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整校推进工作规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17:24: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工作规划

根据《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中小

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的要求,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工作规划。

一、项目规划依据与实施安排1.区域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

吉林市永吉县共有 35 所学校,2838 名教师。其中,城市学校 0 所,城镇学校 12 所,

乡镇学校 19 所,教学点学校 4 所;高中 3 所,初中 9 所,小学 14 所,幼儿园学校 2 所,完

中 1 所,9 年义务教育学校 6 所。

(1)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分析

通过对全县各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分析,我们确定吉林市永吉县的提升工程 2.0 研修中,21 所学校属于多媒体教学环境,13 所学校属于混合教学环境,1 所学校属于智慧教学环境。

2.2019-2022 按年度推进安排

根据省工程办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2019-2022 年度推进学校数量以及教师人数如下。

2019 年(中小学) 学校数 29 教师数 2125 2020 年(高中、职校) 学校数 4 教师数 671 2021 年(幼儿园) 学校数 2 教师数 42 采用上述推进策略,主要考虑到我县的实际:学校硬件设施配备总体较差,不能满足信 息化教学需要;学校信息化环境配置不均衡;总体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的支持;校长队 伍多数校长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多数校长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部分教研员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但整体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较低;很多教研 员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存在畏难情绪,需要引领推动。

二、构建符合区域的整校推进模式

(一)目标任务

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模式,到 2022 年,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普通中小学、高中、职校)开展不少于 50 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 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提升 2.0 全员培训。构建“一校一案,以校为本,立足岗位,边学边用”的以微能力课程学习为载体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路径;探索骨干引领、学科联动、教师选学、能力促进、整体提升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建立以学校发展目标为引领的信息技术应用长效机制。

(二)具体措施

1. 整校推进模式实施与保障机制

(1) 县级负责,整校推进

成立县级组织管理机构,成立由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确立进修学校为主管部门,组建由教育行政、电教、培训、教研以及骨干校长构成永吉县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团队。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出台相关各项规章和考核规范,组织实施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工作。

(2) 校长领衔,全员参与

①组建团队,明确责任。

各校由校长领衔,主管校长或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 3-5 人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明确校长为整校推进工作第一责任人,带领管理团队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

②制定规划,完善制度

结合上级有关文件,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校本研修主题,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修改、完善学校的教研、培训、备课、上课等规章制度,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各环节中,以破解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以观课议课、课例研究等为主要形式,引领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用好技术, 促进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到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转变。

③内容选择,模式创新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目标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中选取相应内容,内容要涵盖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教师要从中选择 3 项微能力,要涵盖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中的三个方面。

④校本研修,整校推进

指导教师选学和参与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研修。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常态化和普遍化的校本教研活动。在教研组内开展微能力应用的研究活动,选拔优秀案例在校内开展示范引领活动,开展帮扶结对子、学科练功竞赛等活动,营造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技术应用氛围,有序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

(3) 学区先行,示范引领

以学区教研活动为契机,以微能力提升为重点,采取学区教研、送培上门、远程直播等方式在学区成员校之间开展示范引领活动,幅射带动成员校共同发展。

(4) 鼓励创新,积累经验

积极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研究、STEM 教学、项目式学习和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创客教育实践研究。

(5) 分年度分层次组织实施推进工作

(6) 平台支持,混合研修

立足校本实际需求,借助培训机构课程学习平台和校本研修实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模式,以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为原则,坚持整校考核、重在达标,发展为本。

(7) 开发形成本地培训资源,引领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质课大赛、县域练功竞赛、学校优质教学资源推送、教师优秀成果推优等方式,遴选能破解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优质培训资源,县域内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引领教师信息化教学发展。

(8) 整校推进提升工程 2.0 的保障机制

组建永吉县管理和培训团队,履行其管理和指导职责。组织学校校长参加上级组织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

制定学校整校推进工作手册,内容涵盖:整校推进目标任务、实施流程、职责分工、考核要求、校本研修活动设计、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实效等方面。规范、指导和评价各校的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工作。将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考核。

2. 开展能力测评的主要措施

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小学校联合组建校本考核专家团队具体负责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1) 学习路径,成果分享

学校要根据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中选取 8-10 项微能力,选取的微能力要涵盖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

境。教师要从中选择 3 项微能力,要涵盖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中的三个方面。

平台学习(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整校推进工作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ks9x511c93fre38hic91cf865breu010p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