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基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企业生产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8:27: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基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企业生产体系构建

赵 炜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11)

摘要: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是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基础。而基于可持续消费模式之上的企业生产体系,不仅能推动可持续的消费,还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建立可持续消费的企业生产体系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构建基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企业生产体系路径。 关键词: 生产体系;可持续消费

1 可持续消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消费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模式强调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可持续消费的核心理念是绿色、适度、文明、健康,是一种新的丰足又高尚的适度消费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

可持续消费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普及。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做出的主要承诺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方式。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新的消费模式。当前我国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加剧,经济增长方式上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等问题日益突显,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因此,提倡消费领域的节约,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2 可持续消费下的企业生产体系必要性分析

树立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生产的观念, 建立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生产的模式, 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可持续消费引导和促进可持续生产,而可持续生产也可推动可持续消费。可持续生产可以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扩大环境友好产品的市场规模,发挥规模效应,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消费,形成生产和消费的良性互动。

基于可持续消费的生产体系就是对每一种产品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生产设施、市场利用、废物产生和售后服务及处置都要有环境意识, 都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企业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在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中的主要责任是进行可持续生产,增加可持续消费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可持续消费的物质基础,丰富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企业不仅能够提供产品和服务,还能引导消费。首先,企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服务和企业的信息, 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方向;此外,企业还能向消费者灌输、宣传、渗透某种有关产品、服务或企业本身的观念, 促进消费者对于产品、服务和企业、技术的正确认识以及对自己需求的认识, 刺激和创造消费者的需求。总之,可持续生产作为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实现机制之一,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3 可持续消费下的企业生产体系路径选择

3.1 树立低碳经营理念,加大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创新与应用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倡导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生产的关键。强化技术创新的“选择”意识,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实现科技创新与科技应用方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对于产品生产技术,不但要提升经济效率,而且还需大幅度提升生态效率;我国也应加快低碳技术研发,注重氢燃料和纤维素乙醇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鼓励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低碳能源”技术,推进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和环境损害水平,提升单位产品的功效。更长远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洁净煤、先进

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优化用能结构,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 3.2 用循环经济原则指导企业的可持续生产

企业要在工艺流程设计和重构上下功夫,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延长企业的产业链。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支持使用再生材料,推广替代材料,增加新型代用材料,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研究表明,如果加强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将降低到1.54吨标准煤,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另据测算,我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就可以减少碳排放近4000万吨,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这会使我国的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3.3 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生产可持续消费产品

产品设计要保证其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面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为最小。企业在包装产品时,也要体现节约意识,防止过度包装,而应选择轻便、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的材料,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也应减少无益服务和垃圾信息的投放,多开展环境公益项目,将节约文化注入到品牌精神中,提升企业形象。在提供“两型”产品供人们消费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影响消费者,让消费者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3.4 采取绿色采购,推动可持续消费

“绿色采购”是指企业优先购买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环境标志产品,促使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从而对顾客的可持续消费起到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企业要制定和实施环境管理政策目标计划预防限制并尽可能消除污染源。对供应商的选择除了传统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衡量标准以外,还要考虑供应商的环境表现。企业在物流过程中引入环境标准,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减少资源的消耗,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大对绿色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采购人员还可以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让供应商承担部分或全部包装物的回收工作,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在选用运输工具时尽量首先考虑环境影响小的运输工具,从经济性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

3.5 完善企业间的供应链体系,推广可持续生产

企业生产是个兼具封闭与开放的系统,既可在某一单个企业中完成,也可通过企业间能流和物流的交换在企业间完成,即形成供应链体系。企业要完善供应链管理,加强供应链体系的上下游企业协手合作,贯彻供应链体系全过程的一致性标准和一体化战略,通过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转变为另一家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完成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闭路循环,形成相互依存的、彼此间共担社会责任的可持续生产体系,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供应链体系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将使企业获得丰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程宇航.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及其支持体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6(5) [2] 李宇. 资源环境视角下的企业清洁生产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11(11)

[3] 徐进. 浅析世界生产体系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问题[J].经济研究,2006(2)

[4] 陈燕平. 以绿色采购推进可持续消费 [N].中国环境报,2012-02-19

作者简介:赵炜(196905),男,汉族,高级营销师、讲师,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关于基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企业生产体系构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ksak4rro77k6x46aj5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