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孔子的教育评价思想探析-7页word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0:11: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孔子的教育评价思想探析

近年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国内学者对教育活动的研究日益深入。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孔子作为我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学方面,其教育评价思想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教育评价是评价者对教育活动或行为主客体价值关系、价值实现过程、结果及其意义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揭示教育活动或行为中的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目标的价值意义。[1]《论语》是关于孔子生平行事的资料最多的著作。[2]从中发掘教育评价方面的思想,对不断完善孔子思想研究有一定理论意义。

一、君子儒:孔子教育评价思想的价值取向

对孔子教育评价思想的探讨,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他的价值取向。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乱了。“天子失学,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士作为一个新兴的强有力的阶层,被各诸侯国的执政者所青睐。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一个代表,孔子幻想着社会制度能恢复到周王朝时期的状态。“没有周礼,孔子的思想就失去中心,孔子的教育也就没有目的了”。[3]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士,宣传自己的主张,试图影响各诸侯国,进行改革,以使政治礼法制度恢复到周朝时期。孔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他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具有充当贵族官僚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的“君子儒”。 二、知、情、意、行:孔子教育评价思想的四个维度

在《论语》中,围绕孔子“君子儒”的教育目标,我们可以发现许多

第 1 页

相应的教育评价思想。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有一定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因此,认识、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即知、情、意、行可作为对探讨个体是否符合“君子儒”教育目标的四个纬度。 (一)认识是评价之始

在对一个事物进行评价之前,对事物的认识是首先需要明确的。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即没有“知”,其他便无从谈起。认识不同,对事物的评价自然也会不同。

1.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地位及学习对象的广博性

人们必须明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地位,否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孔子曾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此外,孔子曾经谈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器,即器皿,喻指专门的人才,特定的才能。这句话便说明了孔子要将学生培养成有多种才能的人才,而不是专才。学生要认识到自己不能只关注一个领域的知识,而要有广博的学术视野。 2.辩证地认识事物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对于一件事物的处理,如果不能守中,而是向它极端偏激的方向去发展,就会导致有害的后果了”。[4]即孔子不希望看到学生在认识事物上有极端化倾向。另外,在子贡与孔子的交谈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第 2 页

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再次体现了孔子反对极端化倾向,对适度原则的强调。另外,孔子认为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要有抓重点问题的意识。例如在(《论语?先进》)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心目中,“人”比“鬼”重要,“生”比“死”重要,他教导学生要分清主次,先解决好重要问题,再去处理次要的。可见,孔子在其教学活动中,传递给学生了大量的辩证法思想,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各种事物。 3.坦诚的学习态度

根据现代学习理论,学习结果的及时准确反馈,有利于学习活动的高效进行。只有学生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足,才能改进提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这些语句无疑表明了孔子对坦诚的推崇,并相应地贯穿于教育活动当中,将坦诚的学习态度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情绪情感的性质和强度影响学习的效果

伴随着对事物的认识,人们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或强或弱的情绪情感。其性质和强度的不同会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作用。孔子通过对不同感情的评价,把自己的感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充分重视感情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这方面的修养。 1.拥有良好的心境。

孔子借君子和小人的对比,来表达他对良好心境的赞赏,如:“君子

第 3 页

搜索更多关于: 孔子的教育评价思想探析-7页word资料 的文档
孔子的教育评价思想探析-7页word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ktbh3zqqv6h1tx45d7638ccg96mxg0073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