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x?75%x?8.4,x?4.8 4.40%x?15?31,x?40
4、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
表面积??8?3?8?3?3?3??2?3?3?4?150?cm2? 体积?8?3?3?3?3?3?99?cm3? 五、应用题。
1.150??1?25%??120(棵) 2.
?25-20??100%?25%(男生比女生多
2025%)
?25-20??100%?20%(女生比男生少
2520%)
3.原价:225?75%?300(元)
现价比原价便宜:300-225?75(元) 4.??12?10?12?5?10?5??2-30??0.2?40(千克) 5.?10?2?6?2??2?10?6?124?cm2? 10?6?2?120?cm3? 6.
(
1
)
.
平
均
数
:
234?133?128?92?113?116?182?125?92?135。
9 众数:92。
中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92,92,
113,116,125,128,133,182,234。故中位
数为125。
(2).因为该组数据中出现了极端数据234,平均数势必
会受到影响,所以中位数能更好地表示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
参考答案:
一、1. 3500 3500 6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解答此题时,要知道1 m=1000 dm,1 dm=1000 cm,1 L=1000 mL,1 L=1 dm,1 mL=1 cm。 2. mL cm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认识。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联系实际,根据容积(体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如:一瓶眼药水约10 mL,一本字典的体积约是1000 cm。 3. 2
1
5
3
3
3
3
3
3
3
3
6
4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倒数的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解答本题时,要知道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4.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的意义及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解答此题时,要知道分数表示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把分数化成小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 5. 4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本题要求这块大理石的高是多少米,要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变形为“长方体的高=体积÷底面积”来列式计算。
6.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乘除法算式中的规律。要知道分数乘法算式中的规律: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积就比这个数小;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积就比这个数大;分数除法算式中的规律: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分数,商就比这个数大;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分数,商就比这个数小。 二、1.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倒数的意义。解答本题时,要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本题中0.2 +0.8=1,不是乘积是1,所以0.2 和0.8 不是互为倒数。
2.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整数乘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及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本题要求还剩多少块,先求15块的3是多少,列式为15×3=5(块),再用总数减去吃了的就是还剩的,列式为15-5=10(块)。 3.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本题中一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的总和是12 cm,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4=48(cm)。
4.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除法算式中的规律。要知道分数除法算式中的规律:一个不为
1
1
零的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分数,商就比这个数大;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分数,商就比这个数小。如÷中,>1,所以÷<,所以本题中“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比原数大”是错误
22
2
222
15
5
151
的。
5.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本题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要用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长、宽、高分别为4、3、2的长方体与长、宽、高分别为6、4、1的长方体的体积都是24,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分别是52,68,不相等。 三、 1.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据方向和角度确定位置。本题中灯塔2在轮船的右上方与正北方向成55°角的位置,即北偏东55°方向上。 2. 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解答此题时,要知道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本题要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 3.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题要求原价是多少元,就要设原价是x元。根据等量关系式:原价×10=45元,列出方程10x=45,然后求解。
4. 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平均数的方法。本题要求它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就要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来计算,列式为(55+60+60+60+60+65+70+80)÷8=63.75。 5. 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露在外面的面的计算方法。解答本题时,要知道n个小正方体平放一排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3n+2。本题中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3×5+2=17(个)。 四、1. 51
9
9
12
123
0 3 18
19
25 18
14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
法:用分子乘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分母。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解答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异分母分数加法减,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计算时要仔细。 2. x-3=4 解: x=+
433113
x=12+12 x=12 x÷4=2.5
1
94131
解: x=2.5×4
x=2.5×0.25 x=0.625y-5y=40
4
1
解: 5y=40 y=40÷5 y=40×4 y=50
45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方程的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整理方程,把未知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已知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然后求解。
3. ++=++=1+21=7 1271212127
51
27
3521
271441
71575138
3
+(-)=+(-)=+= 793636363636363
13
13
3-4-4=3-(4+4)=3-1=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简便算法。解答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时,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的,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解答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的题目时,要选择合适的运算律进行简算。 五、 长方体的表面积: (1.3×0.2+1.3×0.2+0.2×0.2)×2 =(0.26+0.26+0.04)×2 =0.56×2
=1.12(m)
3
长方体的体积:1.3×0.2×0.2=0.052(m)
2
正方体的表面积:1.5×1.5×6=13.5(m)
正方体的体积:1.5×1.5×1.5=3.375(m)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要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来计算;要求长方体的体积,就要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来计算;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就要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来计算;要求正方体的体积,就要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来计算。解答时一定要看清楚求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六、1.东 800 南偏东30° 600 南 400 北偏东60° 1100 东 500
2. 5路公交车从少年宫出发,向西行驶500米到达佳友超市,接着向南偏西60°方向行驶1100米到达工商银行,然后向北行驶400米到达供电局,再向北偏西30°方向行驶600米到达公交公司,最后向西行驶800米到达汽车站。
解析:此题是对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的考查。描述5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时,要用具体的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描述,并且都是把每一段的起点作为观测点。如5路公交车从汽车站出发,是以汽车站为观测点,向东行驶800米到达公交公司;再以公交公司为观测点,描述下一段路线,直到终点。同理,返回路线也要这样描述。 七、1. 65×13=5(kg) 答:爸爸的血液有5 kg。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本题要求爸爸的血液有多少千克,就是求65 kg的是多少,列式为65×=5(kg)。
13
13
1
1
1
3
2
2. 解:设第二天采集了x kg树种。 2x-10=50 2x=50+10 x=60÷2 x=30
答:第二天采集了30 kg树种。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题要求第二天采集了多少千克树种,就要设第二天采集了x kg树种。根据等量关系式:第二天采集的树种的质量×2-10 kg=50 kg,列出方程2x-10=50,然后求解。
3. 解:设五(2)班有图书x本,则五(1)班有图书2x本。 2x+x=1200
3x=1200 x=400 2x=400×2=800
答:五(1)班有图书800本。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方程解决和倍问题。本题要求五(1)班有图书多少本,可以设五(2)班有图书x本,则五(1)班有2x本。根据等量关系式“五(2)班图书的数量+五(1)班图书的数量=1200”,列出方程2x+x=1200,然后求解。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设一份数为x。 4. 2×0.5+2×1×2+0.5×1×2 =1+4+1 =6(m2)
3
2×0.5×1=1( m)
23
答:需玻璃6 m,这个鱼缸的容积是1 m。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本题要求做一个这样的玻璃鱼缸需玻璃多少平方米,就要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列式是
2
2×0.5+2×1×2+0.5×1×2=1+4+1=6(m);求这个鱼缸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要根据“长方体的
3
体积=长×宽×高”来计算,列式是2×0.5×1=1(m)。解答时一定要看清楚要求的是做这个鱼缸需玻璃多少平方米,所以只有一个“长×宽”,不要再乘2。 5. (1)五(3) 五(3) (2)五(2) 五(3) (3)五(1) (4)五(2)班比五(1)班多多少人? (26+20)-(22+20) =46-42 =4(人)
答:五(2)班比五(1)班多4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本题时,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直条高的数量就多,所以五(3)班男生人数最多,五(3)班女生人数最少;五(3)班有28+18=46(人),五(2)班有26+20=46(人),五(1)班有22+20=42(人),所以五(2)班的人数和五(3)班的人数一样多;五(1)班的人数最少;还可以提出问题:五(2)班比五(1)班多多少人?要求五(2)班比五(1)班多多少人,就要用五(2)班的人数-五(1)班的人数,列式为(26+20)-(22+20)=46-42=4(人)。
333
八、1×0.5×(0.52-0.5)=0.01(m) 0.01 m=10 dm
3
答:这个西瓜的体积是10 dm。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方法。本题要求这个西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就是求这个西瓜引起的长方体玻璃水箱里水上升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
333
宽×高(水面上升的高度),列式为1×0.5×(0.52-0.5)=0.01(m)。再把0.01 m换算成10 dm。解答本题时,一定要乘水面上升的高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