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双眼视觉学重点内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2:50: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眼位视觉中心方向:以中心凹为零参照点来确定视觉方向。

2.偏心注视:若是以中心凹之外的点作为零参照点来确定视觉方向。

3.Hering第三法则:当两眼对称集合时,在各眼视轴上重叠的物体看起来位于头的中间平面上。

4.视网膜对应点:在一眼视网膜上的每一点都与对侧视网膜上的某一点对应,具有相同的视觉方向。

5.理论单视圆:通过注视点和两眼入瞳中心的几何圆。 6.运动融像:两眼的聚散运动,以使两眼的对应点重合。 7.感觉融像:视觉皮层的神经生理和心里过程,联合两眼各自获得的图像而对视觉空间形成统一的感知。

8.Panum区:一眼视网膜的某一区域中的任一点与对侧眼视网膜的某一特定点同时受刺激时,将产生双眼单视。

9.Panum空间:是Panum区在外界空间的投射,其范围包括单视圆的前后区域。 10.双眼视差:两眼的物像与对应点的相对位置之差。

11.交叉性视差:物点位于Vieth--Muller圆之内,看起来近于注视点。 12.非交叉性视差:物点位于Vieth--Muller圆之外,看起来远于注视点。 13.调节需求:处于特定距离上的外物令眼看清它所需要的调节量。

14.聚散需求:两眼转动中心连线,即基线至外物距离之倒数,单位为米,与瞳距大小无关。 15.复视: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

16.视觉混淆:两个不同物体成像于两眼的视网膜对应点上,被看成在一个视觉方向上,造成视觉混淆。

17.隐斜:在无需融像时,两眼视线不对准视标的眼位。 18.双眼单视清晰区:BO模糊线,BI模糊线与调节幅度水平线及远距水平线所成的平行四边形。

19.负相对调节:在双眼付出一定量调节和集合的基础上,保持集合不变,能放松的最大调节量,即在全矫的基础上加正镜至模糊,所增加的正镜量。

20.正相对调节:在集合保持固定的情况下,能调动的最大调节量,即在远距矫正的基础上加负镜至模糊,所增加的负镜量。

21.图形分析法:将调节和聚散测量结果在x、y轴坐标绘制出,已确定患者是否具有清晰舒适的双眼单视或有双眼视觉问题。

22.集合不足:远距隐斜正常而近距高度外隐斜。

23.散开不足:远距内隐斜而近距眼位在正常范围,AC/A比率低。 24.集合过度:远距隐斜正常,近距内隐斜,AC/A比率高。

25.散开过度:远距高度外隐斜,近距隐斜在正常范围,AC/A比率高。 26.调节滞后:调节反映趋向少于调节刺激。

27.正融像性集合:BO模糊线至隐斜线的水平距离。 28.负融像性集合:BI模糊线至隐斜线的水平距离。 29.Sheard准则:要求融合储备应该至少为需求的两倍。

30.Percival准则:将双眼单视清晰区的中间1/3宽度与调节刺激在零至3D之间的范围确定为舒适区,需求线应通过舒适区,否则就不符合Percival准则。 31.1:1准则:要求BI恢复值至少应同内隐斜一样大。 简答

1.相比较单眼视觉,双眼视觉的优势有哪些? 答:增加了人眼的视觉分辨率、扩大视野、消除单眼的生理盲点,并提供了三维的立体视觉。

2.简述双眼视觉测量评估步骤? 答:(1)测量在远距离上的隐斜的方向和幅度以及AC/A比率 (2)测量正负融像性聚散 (3)测量集合幅度 (4)测量感觉状态

3.为什么说调节反应的检测同时也可评估双眼视功能?

答:被检眼需用低于正常值的正镜甚或负镜来中和,则可能是调节过度,或者高度外隐斜伴正融像性聚散下降,后者运用调节聚散以补充融像性聚散不足,以维持双眼单视,尽管可能调节过度而视物模糊。同样,高正镜中和可能是由于调节不足或者高度内隐斜伴负融像性聚散下降。

4.调节不足和调节疲劳的诊断与治疗? 答:(1)调节不足:诊断:表现为视觉疲劳、远距和近距视物模糊、偶尔有畏光流泪等,并可伴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头痛、脖子僵硬、全身乏力等。临床检查结果为:调节幅度低于相应年龄所具备的,调节灵活度测量在负镜片面是速度减慢,即负相对调节正常,正相对调节减低,有时表现为假性集合不足。

治疗:目的:消除疲劳状态,改进调节能力。 措施:必要时给予视觉训练或正镜附加。

(2)调节疲劳:诊断:表现为阅读初期视力正常,随着时间延长,视力下降,阅读变模糊。调节检查发现: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在开始测量时正常,重复测量过程中逐步下降,调节滞后量开始正常,持续近距离工作后增高,PRA正常或偏低。

治疗:视觉训练或正镜附加。 5.简述聚散障碍分析步骤 答:(1)应用Morgan正常范围值确定近距和远距分离性隐斜是否在正常范围,根据的隐斜量预测病例类型。

(2)应用双眼单视清晰区的图形来评价图形与结果的一致性。 (3)应用病例分类作为优选处理方法指南。

(4)应用适合病例类型的分析方法作为指南,来确定处方和设计处理方案。 6.共同性斜视与非共同性斜视的区别?

答: 麻痹性 共同性 病因 器质性病变 不清楚 发病 骤然 逐渐进展 眼球运动 像麻痹肌运动受限 无受限

斜视角 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两个斜视角相等 复视 有 无 代偿头位 有 无

治疗 戴镜、手术 病因治疗、神经营养

三棱镜、手术

7.弱视的治疗原则? 答:(1)矫正屈光不正

(2)如有需要,改善视轴对应情况 A.以下两种情况考虑加透镜 1)高AC/A比率 2)调节不足

B.以下两种情况考虑加棱镜 1)远内斜视 2)上隐斜

(3)直接遮盖(2---6小时/天)或者阿托品压抑主导眼 (4)视觉训练

A.单眼性:提高单眼视力 B.双眼性:提高双眼视功能

治疗弱视的原则主要是:早,镜,仪,盖。

搜索更多关于: 双眼视觉学重点内容 的文档
双眼视觉学重点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kw7487vyl68ub00wph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