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综合实践:自行车里的数学
授课日期 主备人 副备人 【学习目标】
1.能用所学的圆、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的问题。 2.会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情境引入。
你能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材料,结合我们生活实际,说一说自行车里含有哪些数学问题吗?
我的想法:
二、自主探究
1.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1)小组内交流,说出你小组的方案。 方案一:直接测量。 方案二: 。 (2)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 我的发现: 前齿轮转的 ×前齿轮的 =后齿轮转的 ×后齿轮的 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 :后齿轮的 ) 2.研究变速自行车可以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两种自行车,各蹬一圈。能走多远? (1)假如前面有两个齿轮,并且齿数分别为48个齿和32个齿,后面有两个齿轮,并且齿数分别为20个齿和16个齿。
(2)开动脑筋想一想,可以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3)代入数值“做一做”
前48后20: (圈) 前32后20: (圈) 前48后16: (圈) 前32后16: (圈)
我的发现:如果前轮m个,后轮n个,那么会有 种组合,会有 种变速。而且前后的齿轮的齿数比值 ,同一辆车的速度就 。
三、课堂达标
3.假如一辆变速自行车前面有2个齿轮后,后面有6个齿轮,会有多少种速度,并且填写表格。研究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
4.一辆自行车前齿轮齿数是26,后齿轮齿数为16,车轮直径为66厘米。 (1)蹬一圈能走多远?
(2)小英家离学校680米,她骑车上学大约要蹬多少圈?
5.一辆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5米。求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保留两位小数)
第二课时 鸽巢问题(一)
授课日期 主备人 副备人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理解“抽屉原理”。 2.能够根据“抽屉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3个同学坐2张凳子。猜一猜结果怎样?
我发现: 。 二、自主探究
1.例:把4只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枚举法:我们用括号里的三个数字,分别代表三个文具盒中铅笔的枝数,则有(4,0,0),( ),( ),( )等几种情况。
假设法:假设先在每个文具盒中放1枝铅笔,3个文具盒里就放了 ______枝铅笔,还剩下_____枝,放入任意一个文具盒,那么这个文具盒中就有______枝铅笔。
小组讨论:不管用哪种方法,文具盒中的铅笔枝数总有什么特点?
小结:把4枝铅笔放到3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_____枝铅笔。
2.思考:把上述例题中的铅笔换成苹果,盒子换成抽屉,是否还有刚才的结论?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5个苹果放入4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_____个苹果? 把7个苹果放入6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_____个苹果? 把100个苹果放入99个抽屉,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有什么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苹果个数比较多时,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思考?说一说枚举法和假设法的优缺点。
4.小结:把(n +1)个苹果放进 n个抽屉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反思。
通过以上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或困惑可以先在小组内商讨,解决不了的可以告诉老师一起解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