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判断离子共存,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 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0.用容量瓶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液
B. 容量瓶定容时俯视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C. 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D. 配制480mL0.1mol/L的盐酸,需用10mol/L的浓盐酸4.8mL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液,故A正确;
B. 容量瓶定容时俯视,使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 C. 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即损失了部分溶质,使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正确; D. 配制480mL0.1mol/L的盐酸,需要使用500mL规格的容量瓶,根据稀释公式可得到:c(浓)×V
浓
=c(稀)×V稀=n,带入计算得:10mol/L×V浓=0.1mol/L×0.5L,V浓=0.005L=5mL,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都基于公式nB=cB?V液中,判断cB和V液的变化对溶液的影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向溶液中加人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是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4离子 否有沉淀生成 向盛有该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热,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 +2-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淀粉KI试纸,观察试纸是否变蓝 用脱脂棉包裹Na2O2,放入充满CO2的集气 C 证明Na2O2与CO2是放热反应 瓶中,观察棉花是否燃烧
取金属Na,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切下黄D 证明Na与水反应有碱性物质生成 豆大小的Na,小心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A. 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能和氯化钡反应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离子还有银离子等,且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沉淀的生成,生成的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且硝酸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含有SO4,故A错误;
B. 检验NH4时,向盛有该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说明生成了NH3,即原溶液中含有NH4+,故B错误;
C. 用脱脂棉包裹Na2O2,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若棉花燃烧,说明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 取金属Na,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切下黄豆大小的Na,小心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并向烧杯中滴加酚酞,若溶液变红,则该溶液显碱性,证明Na与水反应有碱性物质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各组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 5mL 0.2mol/L的NaOH溶液和10mL 0.1mol/L的KOH溶液 B. 15mL 0.1mol/L的Ba(OH)2溶液和15mL 0.2mol/L的KOH溶液 C. 5mL0.3mol/L的NH3.H2O溶液和15mL 0.1mol/L的NaOH溶液 D. 10mL 0.2mol/L的NaOH溶液和5mL0.2mol/L的CH3CH2OH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 0.2mol/L的NaOH溶液中,c(OH-)=0.2mol/L, 0.1mol/L的KOH溶液中,c(OH-)=0.1mol/L,故A错误;
+2-
B. B C. C D. D
B. 0.1mol/L的Ba(OH)2溶液中c(OH)=0.2mol/L ,0.2mol/L的KOH溶液中c(OH)=0.2mol/L,故B正确;
C. NH3.H2O是弱碱,在溶液中只有少部分电离,所以0.3mol/L的NH3.H2O溶液中c(OH-)远小于0.1mol/L, 0.1mol/L的NaOH溶液中c(OH)=0.1mol/L,故C错误; D. CH3CH2OH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乙醇分子不发生电离,故D错误。 故选B。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投入水中:Na+H2O=Na++OH-+H2↑
B. 氯气通入NaOH稀溶液中:Cl2+2OH-=Cl-+ClO-+H2O C. 向 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H++OH-=H2O D. 向碳酸钙中加醋酸溶液;CaCO3+2H=Ca+CO2↑+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 Na投入水中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 氯气通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B正确;
C. 向 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生成硫酸钡沉淀、水、硫酸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SO4+OH+H=BaSO4↓+H2O,故C错误;
D. 向碳酸钙中加醋酸溶液,其中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D错误。 故选B。
14.下列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2+
2--+
--+
2+---
A. 实验室制备氨气
B.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C. 吸收HCl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制备氨气是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生成氨气是碱性气体,用碱石灰干燥,故A正确;
B.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需用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
C.由于HCl极易溶于水,所以需要用漏斗倒扣在液面上防止倒吸,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D错误。 故选A。
15.经过多方努力,郑州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减少有害尾气的排放。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O2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
B.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为CO和NO C. 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D. 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2NO+O2+4CO【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题目提供的图可知:2NO+O2=2NO2,2NO2+4CO4CO2+N2,NO2是该过程的中间
4CO2+N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