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广少奎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The Educational Histories of Chinese and the other countrie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学 分:2
开设专业:各专业师范(教育)本科生 先修课程:中外通史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既是教育学科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历史学领域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以中外历史上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这种“从教育中看历史,从历史中看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本课程具有与其它教育学科不同的教学任务,即一方面,要讲清楚历史上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的内容主张、产生背景、变化原因、历史影响等等,使学生对中外教育的历史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从教意识的培养、教育理论与观念的熏陶和教育使命感的涵养,逐步养成以系统的思维、发展的观点、过程的意识去认识和把握教育问题,进而增强学生终身从教的知识、能力和信心。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各专业本科生“教师从教技能”方面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志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使学生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和提升信心,重在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外教育(理论、思想、制度、学校、课程、教学、教材、家教活动等等)的历史概貌、演进轨迹,把握中外著名
教育家的重要主张、历史贡献和时代影响。
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 学到中外教育的历史知识,打下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基础; 2. 认识和了解中外著名的教育家,熟悉其主张、观点等的作用与影响; 3. 领会不同历史时期中外教育变革的具体措施及其经验教训,拓展思维的历史视野;
4. 把握教育事业所面对的基本问题,熟知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略。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其中,每一部分又由四个板块组成,即古代教育传统、近代教育转型、现代教育探索和当代教育改革。教学中将依托如上划分,充分考虑教学时间、学科状况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重点选取若干内容,分门别类、有详有略地加以讲授。教学概分为10~11讲,具体教学内容与要求是:
第一讲 “六艺”教育的形成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六艺”教育的基本内容、作用与影响;
2. 使学生熟悉先秦尤其是西周时期我国的教育制度、学校设置等; 3. 使学生熟知我国先秦著名教育家的思想、主张和影响,养成终生从教的信心和情怀。
【教学基本内容】 1. 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 2. “六艺”教育 3. 私学勃兴与百家争鸣
4. 儒家教育思想及《学记》、《大学》、《中庸》 5. 道法墨家教育思想及代表人物简述
第二讲 读经入仕教育模式的形成与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至唐代的基本教育历史;
2. 使学生熟知此期的两大人才选拔制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3. 使学生了解此期著名的教育家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基本内容】
1. 文教政策的变化、订立、挑战与重整 2. 汉唐时期的学校设置与制度建设 3. 察举制与科举制(略述九品中正制) 4. 汉唐教育家(董仲舒、韩愈等)的主要思想
第三讲 传统学校的变革与教育思想的更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至清代前期我国教育的基本内容;
2. 讲授书院的发展历程及私塾与蒙学教材的繁荣;
3. 使学生理解“理学”教育思想及我国早期的启蒙主义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教学基本内容】
1. 文教政策的变化与书院的异军突起 2. 私塾与蒙学教材(略讲) 3.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简述
4. 我国早期的启蒙主义教育(即“清初三先生”的基本教育思想)
第四讲 中国近代教育转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了解洋务教育的基本主张、内容与实践;
2. 使学生了解早期改良派、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与主张; 3. 使学生着重掌握近代以来我国的几大学制内容。 【教学基本内容】
1. 洋务教育的基本主张(“中体西用”)与内容 2.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与主张
3. 新文化运动、新教育运动及民初教育宗旨 4. 三大学制(1902、1904、1912年)
第五讲 中国现代教育探索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了解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概况;
2. 着重讲授此期教育家的理论建树与实践探索; 3. 讲授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实践创新。 【教学基本内容】
1. 国民政府时期教育方针的制订与演变 2. 1922年学制
3. 教育家的理论建树与影响(职业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活教育等) 4. 新民主主义教育(略讲)
第六讲 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备选,亦可不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教育的基本内容及演变轨迹;
2. 使学生了解教育事业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基本内容】 1. 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开展 2.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与成就
第七讲 外国古代教育传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人类教育起源的几种基本观点及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2. 明确古希腊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3. 掌握古罗马教育实践与教育家的主要思想; 4. 熟悉中世纪世俗封建主教育的主要形式。 【教学基本内容】
1. 教育的起源与古代东方国家(巴比伦、埃及、印度)的教育 2. 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特点与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