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讲义:第3单元+第9课+第1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5 0:12: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 1.描述与分类: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1.政治认同:我国发展成就和问题,坚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表现。 持和贯彻国家统一决策。 2.科学精神:把握矛盾的含义,明确矛2.解释与论证: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盾的各个属性的具体表现,运用矛盾的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3.预测与选择: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系原理及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 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3.法治意识:理解法制和自由的辩证关系。 4.辨析与评价:一分为二看问题,把握4.公共参与:在统一要求或指导下进行共性与个性。 个人参与活动。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想一想]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利、弊两个方面。

提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不一定是利和弊。

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即对立属性)和同一性(即统一属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二者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3.矛盾的作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辨一辨]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双方吗?

提示:不能认为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双方,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统一”与“对立”是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矛盾双方。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

(1)含义: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3)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判一判] 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我们消除各种矛盾。( )

提示:错误。矛盾具有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的是不断解决各种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各种矛盾。

2.特殊性

(1)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表现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

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举一举] 请举出两个体现矛盾特殊性的俗语或谚语。 提示: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猫有猫路,鼠有鼠踪。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二者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意义

①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创设情景] 近三年来,中欧经贸关系的主流仍是合作共赢。中欧贸易与投资合作更加紧密,并且趋向平衡性发展。与此同时,中欧经贸关系中竞争性一面增强,导致欧方对与中国经贸合作防范性突显。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两个世界上巨大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整合度很深,必须要找出一个妥善解决纠纷的办法,这样才能不出现双输的结果,这是非常重要的。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分析中欧之间的关系。 提示: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中欧之间的合作指向

矛盾的同一性,中欧之间的纠纷指向矛盾的斗争性。

2.(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从矛盾的基本属性角度看,我国如何处理好中欧之间的经济关系。

提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欧的经济之间,既需要加强合作维护共同利益,又需要进行斗争维护自身正当利益,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探究总结]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含义 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二是矛盾表现 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条件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区别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联系 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与方法论 (1)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2)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要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因涉嫌受贿、滥用职权等被提起公诉的某官员忏悔道:收受别人的陶

瓷瓶,被碰得头破血流;收受别人的陶瓷碗,被砸得遍体鳞伤;收受别人的钱财和贵重物品,使自己跌入经济犯罪的万丈深渊。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有( )

①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②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④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作为体现类选择题,关键是把握题干中的话的总体指向。 不合理法的“得到”必然会使自己“失去”说明“得”与“失”矛审材料 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材料表明官员会与周围的人与物产生联系说明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材料没有体现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③不选;材料不是审选项 强调“得”与“失”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斗争,④不选。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指向,故入选。 定答案

图中漫画告诉我们( )

A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C [根据漫画中的标题可知,要想走远,必须学会转弯,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②④符合题意;尊重客观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①错误;③说法正确,但是与漫画的主旨和寓意没有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创设情景] 2018年以来,某市贯彻国家劳动领域的政策思想,针对本市用工现状,以全面推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为重点,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以三方协调机制为基础,采取分类指导、典型引路、考核激励等措施,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政治认同)从矛盾角度看,贯彻国家政策思想和针对本市用工现状体现出一种什么关系?

提示:体现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贯彻国家政策思想指向矛盾的普遍性,针对本市用工现状指向矛盾的特殊性。

2.(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各地的工作推进中,典型引路需要培育典型,又要学习典型。学习典型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提示: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一地的典型中蕴含着符合各地工作中的共性,可以用这些共性经验来指导个性工作。

[探究总结]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表现上的对应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论要求

(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方法论:要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分析问题,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普遍性寓于(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不能颠倒二者的关系。

(3)在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中,应该是用共性去指导个性。

某市积极探索,主动谋划,在借鉴全国各地“旅游法庭”成功经验的

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首家“环保旅游法庭”,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说明了( )

①矛盾的个性优于共性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特殊性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作为体现类选择题,要把握题干事例的主要指向性。 审材料 借鉴全国各地“旅游法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这是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 不能说个性优于共性,①错误;认识矛盾的个性离不开共性的指导,审选项 ③错误;②④观点都是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 定答案

D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地的新课改高考方案相继出台,清华大学等5所著名高校联合自主招生,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高考从单一走向多样。这体现了矛盾具有( )

A.普遍性 C.同一性

B.特殊性 D.斗争性

B [不同地区和高校采取不同的高考录取政策,这主要是考虑到各自的特殊性,故选B项;矛盾的普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故排除A、C、D三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社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②用于分析两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的关系等)

2.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国家之间的斗争与合作;②用于分析通过处理两个因素关系而推动社会发展等)

3.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不掩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现象;②用于分析正视人生发展中的问题;③用于分析根据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等)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国家的试点性改革与推广;②用于分析贯彻国家决策和把握自身实际;③用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2018年,天猫“双11”成交总额达到2 135亿元,比2017年1 682亿元再度大幅增长27%。与传统购物模式相比,网购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范围内、更多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但是,我国关于网购方面的配套政策、法规和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网络的虚拟性和一些商家信用度的缺失,往往使商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一些不法商贩和骗子利用这一平台坑害和诈骗消费者。因此,网络交易的安全问题让人放心不下,面对网络问题,人们只能说“爱你不容易”,这需要相关部门引起充分的重视。

信息提取 网购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积极作用,也要看到网购存在的交易安全问题等不足 相关部门要充分重视网购中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购物模式相比,网购有高效率等自身特点

1.我国的网络购物,其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积极作用方便了人民生活,也要看到网购存在的交易安全问题。这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知识对接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具有特殊性 B.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C.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D.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B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指出问题所在,这是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两点论和两分法。B项符合题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辩证唯物论思想,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辩证否定思想,D项与题意不符。]

2.某些网上进行销售或经营的企业,已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服务水平,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说明 ( )

A.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 D.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D [一个企业的措施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说明个性之间存在着共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故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观点错误,颠倒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2019-2020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讲义:第3单元+第9课+第1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l4cv8rg06670et7c26i4qfr0177x6016k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