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在本企业无法满足并提供环境监测工作时应急时做好与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申请支援联络工作。
2.1.9 车间代表队的职责
接到指挥部的指令迅速安排紧急停车程序,防止事件扩大或蔓延,而后,指导工人正确佩戴有效的防护用品撤离到安全地带。协助事件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组织恢复生产。
2.2 外部指挥与协调
通讯联络队设置专人负责对外联络,建立与**市环保局、**区安监局、**区消防支队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配合**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统筹配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装备和物资,共享区域应急资源,提高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3 预防与预警
3.1 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3.1.1 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
危险源的监测方式:危险源按照物质的分类为易燃液体、腐蚀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自燃物品和毒害品五类危险物质。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公司现有危险化学品包含易燃液体、腐蚀品、毒害品等危险物质。公司主要采取巡检和检测方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和监控。
(1)废水总排口设置在线监控设施,监控因子有:流量、COD,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COD污染因子的数据,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2)溶剂库、废溶剂库、生产车间等重要岗位设置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一旦发生泄漏,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得到处置;
(3)公司设置值班人员,对重点危险源(尤其是溶剂库、合成药车间等重要岗位)实行24小时巡回检查;
(4)制定危险废物管理制定和规范,严格进出库台账管理,严格实行分类管理,集中处置原则。
3.1.2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管理办法
11
******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法有定期、不定期,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监测,对危险源主要每年检测一次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公司将危险源、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实行领导承包责任制,定期监控和考核。 3.1.3 预防措施
(1)安全防范措施
①危险物质的使用、贮运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严禁违法违规操作,严禁烟火,确保安全生产。溶剂库的原料均采用塑料桶或镀锌桶储存。
②溶剂库原料储存区均设置围堰,并设置雨水放空阀门,泄漏物可通过阀门纳入厂区应急池。储存区将原料用尽的空桶统一堆放,发生泄漏事件,可立即采取紧急围堵措施,将泄漏的物料抽至其它空桶中。地面洗消废水通过放空阀排入应急池。
③废溶剂库、剩余污泥储存间为危险废物暂存区,按危险废物暂存要求,设置门锁、危险废物标识,有专人负责值守。地面采用防渗处理,避免发生二次污染事件。
④公司根据雨水管网铺设情况,与污水处理站旁设立初期雨水收集池(110m3),并设立3个应急雨水切换阀门,将降雨的前15min降水收集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
⑤厂区应设应急池(356m3),设置雨水管网设置应急切换阀门,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立即开启应急切换阀门 ,将泄漏物收集进入应急池,之后纳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另行处置。
⑥原料储存区除采取防火堤防护外,还设置消防栓灭火装置,消防水通过雨水管网收集进入厂区应急池。
⑦溶剂库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采用防爆型。溶剂库内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⑧厂区均匀分布设置消防栓,各车间、主要生产岗位配备灭火器等应急设施。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设置有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公司设立消防废水收集池(270m3),突发火灾事件时,现场抢险人员打开应急雨水切换阀门,消防洗消废水通过雨水管网收集进入消防废水收集池,事件终止后,消防废水通过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2)技术性预防措施
所有建筑物、设备、管道设置防静电接地设施。生产车间重要岗位和溶剂库原料储存区均设置消防、火灾报警器,进行24小时监控。
12
******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对危险源采取的管理措施
对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措施、以及个体防护措施三方面,对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实行承包责任制,指定了公司级、岗位级的安全承包责任人,同时指定一名安全主管人员,负责落实各项措施的实施,定期对承包责任情况进行考核并公布。对特种设备、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装置定期检测校验,及时维护保养,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制定了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责任制、应急救援预案和预案管理制度。每年对危险源进行一次全公司演练,岗位预案严格按照预案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通过演练持续改进。
(4)设置避险处和撤离线路,发生危险时及时安全撤离相关人员。厂内安全撤离路线图见附件10。
3.2 预警行动
3.2.1 预警的条件
本公司设定发布预警的条件如下:
(1)气象部门等通知有极端天气发生或其他地质灾害预警时;
(2)污水处理站、水膜除尘器等污染治理设施异常,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 (3)对合成药车间的酯化、缩合、水解、环和、氯化、酰胺化、精制等生产工段和主要生产系统各环节监控,发生生产指标、参数及状态等偏离正常阈值时;
(4)中药车间萃取及纯化工段等主要工段和生产系统各环节监控,发现生产指标、参数及状态等偏离正常值时;
(4)二氯甲烷、甲醇等毒性易燃物质的浓度等指标超过预警系统设置阈值时; (5)发生生产安全事件可能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6)公司周边企业发生突发事件影响到本公司情况下,公司应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3.2.2 预警措施
当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件的信息,确定进入预警状态后,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13
******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公司环境检测部门(化验室)立即展开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在本企业无法满足并提供环境监测分析工作时应急时应立即联络**市环境监测站申请支援工作;
(5)针对重大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后备队伍确保应急物资的充分有效。 (7)通讯预警措施:公司有关人员和岗位配备紧急电话、固定电话、24小时值守电话,以备应急通讯。
(8)报警预警措施:生产系统中超温、超压、紧急停车、电气超负荷报警。 3.2.3 预警解除
根据事态的发展和采取措施的效果,发布响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岗位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附近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相关车间通报。预警可以升级、降级,当引起预警的条件消除和各类隐患排除后可以予以解除。
4 应急处置
4.1 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先期措施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如切断污染源(具体可参考4.4.5.1节),关闭废水总排放口,打开应急阀,启动截流措施等。同时,若现场有发生伤亡情况,应以救人为首要。
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公司将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置方案: (1)气象部门等通知有极端天气发生或其他地质灾害预警时;
公司自接到上级通知后立即下达全厂停机命令,各车间药剂、污水等流通阀门关闭,并且切断电源,如有必要车间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
(2)污水处理站、水膜除尘器等污染治理设施异常,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 一旦发现异常,当班班长立即上报当班调度,调度马上通知相关的车间主任,并赶往出事地点,做好先期处置工作。
①污水:立即通知车间停产,打开污水进口应急阀门,超标污水通过出口进入外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