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布达拉宫 赏析论文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4:21: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形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创作,布达拉宫在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上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其中,在艺术上的对比手段上的运用最为显著。建筑师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对比手段使布达拉宫更加绚丽多姿。特别是白宫外墙大面积的白色,使人们联想到附近山峦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而红宫外墙的深红色,又与白宫外墙的白色,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从造型上看,布达拉宫为宫堡式建筑群。与内地一些大型宫殿、坛庙建筑不同的是,它的空间序列不是水平方向上推进,而是在自下而上的垂直方向上逐级提高。建筑师在向上步步升高的建筑空间序列中,巧妙地运用了先大后小、先抑后放、明暗相间、曲折多变等多种形式美的对比手法,使整个宫殿建筑抑扬相称,富于变化,形成鲜明的韵律美。

艺术上的这种对比,在布达拉宫建筑上随处可见。如外墙面的峻峭挺拔与水平檐口的舒展平缓,所形成的形式对比;红宫顶部的质感柔软的红色饰带,与镶在它上面的巨大铜质锱金饰物形成的色彩对比;白宫、红宫与金殿、金塔的质感对比;整个建筑群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以及处处呈现出的华贵与朴实、细腻与粗拙、人工与自然等等的对比,都强化了布达拉宫的崇高与神圣,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艺术上审美的愉悦。

3 结 语

布达拉宫建筑群利用山势地形,错落布置,使它们与山丘浑然一体,增加了布达拉宫的总体量;突出上山阶道外侧的阶梯形线条,拉长了上山阶道的长度,更增加了布达拉宫建筑的高耸、雄伟感觉;采用较大的墙身侧脚,增加了建筑的稳重感;夸张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布达拉宫的雄伟等等。这都集中体现了我国藏族工匠的智慧,显示了伟大的建筑艺术成就。在佛殿的装修上,室内墙壁、屋架、柱头、栏杆等也都饰满壁画、雕刻和彩画;万尊佛像以及嵌满金、银、玉石、珠宝的佛塔和灵塔等都是研究西藏历史、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的宝贵资料。

参考文献

[1] (美)史坦利?亚伯克隆比.建筑的艺术观[M].天津大学出版 社,2001. [2] 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杨嘉铭.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彭措朗杰.布达拉宫[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5] 丁承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3)佛教建筑[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99.

[6] 赵慧民.西藏宫殿寺庙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200

搜索更多关于: 布达拉宫 赏析论文 - 图文 的文档
布达拉宫 赏析论文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ljqf3rtdd4zk8n0i2b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