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8:14: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一 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情报告] 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常以区域图、统计图、文字材料(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如森林的破坏、湖泊演化、草场破坏等)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侧重考查考生的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2019·全国卷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C.降水增多

(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 C.地面沉降

B.气温降低 D.降水减少

B.退耕还湿 D.冻土融化

(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 C.草地 思维流程

B.湿地 D.寒漠

尝试作答 (1)A (2)D (3)C

1.结合“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东南信风从干燥的内陆吹向海洋(离岸风);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等。

(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例如,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高纬和高山地区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高纬地区水热组合变化,常年积雪面积减小,洼地上草地因冻土大量融化而造成地表大量积水,形成沼泽;适宜低温环境的北极熊、企鹅的生存受到威胁,等。

2.落实人地协调观,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四大应用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属于“一果多因”的实践应用。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一因多果”的实践应用。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中的因果关系。这属于整体性基本原理的运用。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必然与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动植物所组成的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产生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必须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和规律,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统一,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考向1 运用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原理解释植物花期 奥兰治河以南的荒漠化地区称为南纳马夸兰(甲图),有种类丰富的多汁植物和多肉植物(乙图),这些植物只在雨季开花(每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但壮观的开花景象最长只能维持两个月时间,通常时间会更短。据此完成1~2题。

1.南纳马夸兰地区植物花期短的原因是( ) A.雨季受西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 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C.雨季受西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 D.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地带,雨季降水少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知,南纳马夸兰地区的植物只在雨季开花,花期短说明雨季短。8、9月为南半球的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此地位于30°S附近的大陆西岸,可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而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由于该地纬度低,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因此花期短。

2.南纳马夸兰地区多汁、多肉的植物指示的环境特点( ) A.干旱的荒漠环境

B.干湿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 C.温凉的荒漠环境

D.湿热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 答案 A

解析 多汁多肉,是植物储存水分以适应长时间的干旱环境而具有的生长习性,A项正确。该地地处30°附近,属副热带地区,气候温凉不符合当地实际,C项错误;材料上提到这是荒漠化地区,雨季短,只有一个月左右,排除热带草原环境,B、D两项错误。

考向2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生物入侵现象

(2019·河北名校联盟联考二)气候变化对植被演替有显著影响,长白山西坡海拔2 140~2 200米,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物入侵后原生植被退化,被侵入地土壤水分增加。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海拔和坡度下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据此完成1~3题。

1.该区域草本植物的入侵方向是( )

2020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ljs54rv2a0wacw0f2p46m3qp9xkwe00yk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