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国际贸易复习题及答案201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22:56: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ppt后的习题:

1.假设中国和美国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中国的总劳动力为800小时,美国的为600小时,现给出中国和美国分别生产1单位的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中 国 加拿大 计算机 100小时 60小时 小麦 4小时 3小时 请问:1、两国分别在什么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其分工模式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

2、两国发生贸易的世界范围价格是什么?如果给定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小麦,美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约多少劳动时间? 解答:(1)因为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时间是加拿大的1.67倍,小麦是1.33倍,100/60>4/3 ,所以中国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加拿大就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2)两国发生贸易的世界范围价格:1单位计算机交换小麦在20单位至25单位之间。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

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

2.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劳动力一小时)如下表示。

国家 X产品成本 Y产品成本 A 20 50 B 40 20

假设分工前后两国对产品投入的劳动总量不变,分工后各自集中生产绝对优势产品,按照1:1的比例交换,其他条件符合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请分析计算: 1.各国的绝对优势产品分别是什么?分工后各自生产哪种产品? 2.计算两国分工前后的生产和贸易情况。

解答:1.因为A国X产品成本为20,小于B国的40,所以A国X产品具有绝对优势。 B国Y产品成本为20,小于A国的50,所以B国Y产品具有绝对优势。A、B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X、Y产品。

2.根据题目条件,分工前两国各自生产和消费X、Y产品各1单位,专业化分工后,两种产品的产量如下:

国家 X产品 Y产品 A 70/20 0 B 0 60/20

5

1:1进行贸易后,两国的消费为: 国家 X产品 Y产品 A 2.5 1 B 1 2

因此与分工前相比两种产品的总量增加了,X、Y产品总量分别为3.5、3,都大于分工前的2。A国出口1单位X产品,进口1单位Y产品,B国出口1单位Y产品,进口1单位X产品。两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提高了,A国消费者比分工前多消费1.5的X产品,B国消费者比分工前多消费1单位的Y产品,这是贸易利益。

P58习题:假设生产单位黄油所需要的劳动力投入量本国是6单位,外国是12单位;生产单位布所需要的劳动力投入量本国是10单位,外国是5单位。问: (1)本国与外国分别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如何进行分工生产?

(2)假设本国用1单位黄油去交换外国1单位布,请计算本国和外国的贸易利益。 (3)本国与外国交换黄油可以接受的交换比例在什么范围内?

解答:1.因为本国黄油生产成本为6,小于外国的12,所以本国黄油具有绝对优势。

外国布的生产成本为5,小于本国的10,所以外国布具有绝对优势。本国专业化生产黄油,外国分工生产布。

2.根据题目条件,分工前两国各自生产和消费黄油、布各1单位,专业化分工后,两种产品的产量如下:

国家 黄油 布 本国 16 / 6 0 外国 0 17 / 5

1:1进行贸易后,两国的消费为: 国家 黄油 布 本国 10 / 6 1 外国 1 12 / 5

因此与分工前相比两种产品的总量增加了,两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提高了,本国消费者比分工前多消费4 / 6的黄油,外国消费者比分工前多消费7 / 5单位的布,这是贸易利益。 3.本国黄油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 6、1/ 10,根据劳动价值论观点,相同劳动的产品可以等价交换,因此本国黄油和布的交换比例为(1/ 6):(1/ 10),即5/3; 外国黄油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 12、1/ 5,因此外国黄油和布的交换比例为(1/ 12):(1/ 5),即5/ 12;所以本国与外国黄油交换布的交换比例范围是:5/12—5/3.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ppt 1.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 生产1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是2,需要的劳动是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问: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国家?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产品?

(2)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且进行国际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食品?哪个国家会出口衣服? 解:(1)(K/L)A=100/160, (K/L)B=80/120, A<B, B资本充裕,A国劳动充裕 衣服K/L=1/3,食品K/L=1, 因此,衣服是劳动密集产品。食品资本密集产品。

(2)依据H-O理论,B国资本充裕出口食品,资本密集产品;A国劳动充裕出口衣服,劳动密集产品。

6

2. 已知条件如下: 单位产品要素投入 劳动 土地 1 3 1 3 单位要素的价格 工资w 1人民币 1人民币 3美元 3美元 地租r 3人民币 3人民币 1美元 1美元 6人民币 10人民币 10美元 6美元 产品价格 中国 棉布 粮食 3 1 3 1 美国 棉布 粮食 1.中国和美国各自是哪种要素充裕型的国家,棉布和粮食各自是哪种要素密集型的产品?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H-O-S理论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两国开展贸易,粮食和棉布的交换比例范围多少?

解:1.(w/r)中=1/3, (w/r)美=3/1,(w/r)中<(w/r)美, 所以中国为劳动充裕型国家,美国为土地充裕型国家。

棉布的劳动/土地=3/1,粮食的劳动/土地=1/3, 因此,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粮食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2.依据H-O-S理论,中国为劳动充裕型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棉布,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粮食;美国为土地充裕型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粮食,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棉布。

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两国开展自由贸易后,中国的工资会上涨,地租会下降;美国的地租会上涨,工资会下降,最终两国具有相同的工资和地租。 3.中国粮食和棉布的交换比例为1/10:1/6,即3/5,美国粮食和棉布的交换比例为1/6:1/10,即5/3,所以两国粮食和棉布的交换比例范围是:0.6—1.67.

3.即第82页第6题: 单位产品要素投入 劳动 中国 棉布 粮食 美国 棉布 粮食 3 3 3 3 土地 1 1 1 1 单位要素的价格 工资w 1人民币 1人民币 3美元 3美元 地租r 3人民币 3人民币 1美元 1美元 6人民币 6人民币 10美元 10美元 产品价格 如果两个部门(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为什么?

答:由表中可知,棉布和粮食的要素密集度相同,劳动、土地的要素投入比都为3:1,因此中国棉布和粮食的生产成本都是美国的6/10,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可知,两国两种产品不存在相对成本差异,两国进行分工和贸易无利润可图,因此不会引发国际贸易。

7

82页第10题:甲乙两国因生产要素丰裕度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也不同。甲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4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2元;而乙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1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2元。假设两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即生产单位小麦均需10单位土地和1单位劳动力;生产每单位棉布均需1单位土地和10单位劳动力;请分别计算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并运用H-O模型的观点说明甲乙两国如何进行分工。

解答:甲国小麦的生产成本为10x4+1x1 =41,棉布的生产成本为1x4+10x1 =14; 乙国小麦的生产成本为10x1+1x2 =12,棉布的生产成本为1x1+10x2 =21.

甲国土地、劳动价格比4:1,大于乙国的土地劳动价格比1:2, 所以甲国为劳动充裕型国家,乙国为土地充裕型国家。

小麦的投入要素劳动/土地=1/10,小于棉布的劳动/土地=10/1, 因此,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小麦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依据H-O理论,甲国为劳动充裕型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棉布,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小麦;乙国为土地充裕型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小麦,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棉布。

第八章作业:

ppt 1. 一国想要鼓励本国某产业的发展,当前该产业产品的单价达到6500美元。对零部件征收10%的关税。国际市场上生产该产品的零部件成本为3000美元。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同种产品的价格为5000美元。

(1)幼稚工业理论认为保护国内产业使之免受外国竞争。从这一论点出发,你认为是否应该采用从价关税?若应该采用,税率应为多少?

(2)这个关税税率对国内产品的有效保护率为多少? 简析:(1)从价税:(6500-5000)/ 5000 = 30%

(2) 有效保护率:[(6500-3000*110%)-(5000-3000)]/ (5000-3000)= 60% 2. 如果一个小国对布的供给与需求如表所示。 价格(Pc/Pw) 2 3 4 5 供给(米) 20 40 60 80 需求(米) 100 80 60 40 自由贸易情况下, Pc/Pw=2

问题:假设该国对布的进口征收50%的从价关税,新的国内价格是什么?对布的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以及关税收入有什么影响? 解答: 作图

4 3 2

20 40 80 100 S D Q 新的国内价格是2*(1+50%)=3.

消费者剩余减少 1/2*(80+100)* (3-2)=90 生产者剩余增加 1/2*(40+20)* (3-2)=30 政府关税收入增加 (80-40)*(3-2)=40

8

搜索更多关于: 国际贸易复习题及答案2015 的文档
国际贸易复习题及答案20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ljyg5vppy4uc568dm2d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