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2级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6 3:15: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1)原核生物

? 基因组很小:DNA量低

? 结构简练:DNA大部分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不转录。

? 存在转录单元:功能相关的RNA基因和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

几个特定的部位,形成一个功能单元或转录单元,它们被一起转录为含多个mRNA的分子—多顺反子mRNA。

? 有重叠基因:有三种情况,1)一个基因完全在另一个基因之中;2)部分重叠;3)

两个基因只有一个碱基对的重叠。

(2)真核生物

? 真核细胞中,一条成熟的mRNA链只能翻译出一条多肽链,不存在原核生物中常见

的多基因操纵子的形式。

? 真核细胞DNA与组蛋白和大量非组蛋白相结合, 只有一小部分DNA是裸露的。 ? 真核细胞中有一部分由几个或几十个碱基组成的DNA序列,在整个基因组中重复

几百次甚至上百万次。大部分DNA是不转录的,基因中间有基因内含子。

? 真核生物能够有序地根据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行DNA片段的重排,还能在需要时增

加细胞内某些基因的拷贝数。原核生物中极为鲜见。

(3)相同点和不同点:

? 真核基因组比原核基因组大得多。

? 真核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与组蛋白等构成染色质,被包裹在核膜内,核外还有遗传

成分(如线粒体DNA等),这就增加了基因表达调控的层次和复杂性。 ? 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基本上是单倍体,而真核基因组是二倍体。 ? 真核生物含有重复基因,原核生物含有重叠基因。

? 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序列都为基因编码,真核生物只有少部分基因是编码基因。 ? 原核生物的编码基因是连续的。而真核生物为蛋白质编码的基因绝大多数是不连续

的,即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

2、真核生物的mRNA与原核生物的mRNA的区别有哪些?

从分子结构上来看,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mRNA是完全一样的,都是核糖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并且都是由基因转录而来。

但两者有很多区别,如下:

? 原核生物mRNA常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真核生物mRNA一般以单顺反子的形

式存在。

? 原核生物mRNA的转录与翻译一般是偶联的,真核生物转录的mRNA前体则需经

转录后加工,加工为成熟的mRNA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信息体后才开始工作。 ? 原核生物mRNA半寿期很短,一般为几分钟。真核生物mRNA的半寿期较长,有

的可达数日。

? 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也不同。真核生物mRNA由5′端帽子结构和3′

端聚腺苷酸尾巴组成,原核生物mRNA无5′端帽子结构和3′端不存在或只有较短的聚腺苷酸尾巴。

3、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的区别:

(1)原核生物启动子

? 典型的原核启动子有四大要素:转录起始位点,-10区,-35区和-10区与-35区之间

的间隔。

? 原核基因转录起始位点通常是嘌呤,其序列为CAT(A为起始位点)。

? -10区是一个6碱基保守序列(常以-10为中心):RNA聚合酶牢固结合位置并在此

解链,形成开放起始复合物。

? -35区是另一个6碱基保守序列(常以-35为中心)。为RNA聚合酶σ因子的识别位

点。

? 研究表明,当-10区和-35区中心位置相距16-18bp时,该启动子的功能较强;相

距较近或较远时,起始转录的功能都相应减弱。

(2)真核生物启动子

? 启动子是一段特定的直接与RNA聚合酶及其转录因子相结合、决定基因转录起始

与否的DNA序列。不同的启动子对RNA聚合酶的亲和力不同,所结合的反式作用因子也不同,因此,基因转录活性也很不相同。

? 真核基因的启动子在-25~ -35区含有TATA序列, 在-70~ -80区含有CCAAT序列

(CAAT box), 在-80~ -110含有GCCACACCC或GGGCGGG序列(GC box)。习惯上将TATA区上游的保守序列称为上游启动子元件(UPE)。 ? TATA区的作用: 使转录精确地起始。

? CAAT 区和GC 区的作用: 主要控制转录起始的频率, 基本上不参与起始位点的

确定。

4、增强子:能使和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明显增加的DNA序列。

5、蛋白翻译后的加工(每种举例说明)

信号肽的特点:是它的疏水性,它的作用是使蛋白质从内质网膜进入高尔基体,一旦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信号肽就被信号肽酶水解掉,切去信号肽后,前蛋白质就变成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了。

1) 多肽的切割加工:

真核生物负责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是与内质网相连接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要从内质网进入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中浓缩成酶原小粒,储藏直到分泌出为止。这一类分泌型蛋白有一个特点,在它们的N端都有一段可称为信号肽的小肽,一般由15-30个疏水氨基酸所组成。带有信号肽的蛋白质称为前蛋白,例如:乳球蛋白在带有信号肽时称为前乳球蛋白等。

2)多肽的有限水解

许多初生蛋白质是以蛋白质原(或酶原)形式存在的,没有生物活性,必须经过有限的酶或化学水解才能变成有活性的物质。例如:胰岛素原的加工。前胰岛素原包括信号肽、胰岛素A链、B链和C链4个肽。 A链和B链是通过二硫键结合在一起的。 B链位于胰岛素原的N端,A链位于胰岛素的C端。加工时,先切去信号肽,成为胰岛素原,而后分别在第30-31以及63-64位氨基酸处切断,去掉C链,获得由A链和 B链组成的有活性的胰岛素。

3)多肽的化学修饰----- 磷酸化和糖基化

蛋白质磷酸化:蛋白激酶能将ATP末端磷酸基团分别转移到多肽中丝氨酸、苏氨酸

和酪氨酸残基上。磷酸化是蛋白质合成后广泛存在的一种化学修饰,是控制酶活性的重要步骤,许多情况下,磷酸化的蛋白质其酶活性大大提高。

蛋白质糖基化:许多重要的细胞表面蛋白、识别蛋白和分泌蛋白均带有一个或数个

糖基,科学上把这类蛋白称为糖基化蛋白或糖蛋白。这些附加的糖基有不少重要的生理功能。首先,糖基化蛋白的构型常常会发生变化,有利于抵御蛋白酶的降解反应;其次,糖基化蛋白上的羟基会大大提高该多肽的可溶性;第三,糖基化以后,往往能使蛋白准确地进入各自的细胞器。

4)多肽的剪接

蛋白质内含子(Intein)是镶嵌在宿主蛋白质序列中的插入序列, 在宿主蛋白质翻译成熟过程中自我剪切去掉的蛋白质序列。蛋白质这一成熟过程称之为蛋白质的剪接(Protein Splicing)。在蛋白质剪接过程中,蛋白质内含子序列必须被准确地剪切掉,宿主蛋白质的侧翼序列-即N端和C端的外显子(N-extein, C-extein),通过一个肽键相连接。

6、MicroRNA

(1)概念: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19-24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靶基因的3’UTR区部分或完全互补,剪切靶基因的转录产物或者抑制转录产物的翻译,从而起到转录后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2)miRNAs结构特点

? 其本身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成熟的miRNA5′端有一个磷酸基团,3′端为羟基.

? miRNA 5'端第一个碱基对U(尿苷)有强烈的倾向性,而对G却排斥,但第二

到第四个碱基缺乏U。

? 成熟的miRNAs在进化上是保守的,并且在茎部的保守性更强;但在环部可以容

许更多的突变位点存在.

? 大多数miRNA以顺反子的形式转录出前体转录本,且大部分位于独立的转录单位

中.

? 几乎所有的miRNA都是从前体的一条臂上加工而来,只有极少数的个例可以从前

体的两条臂上同时产生miRNA,如miR-256

? 非编码序列,在3’端有1~2个碱基的长度变化。能够互补配对结合于基因序列的

侧翼区域,阻遏或抑制靶mRNA的翻译

(3)miRNA的作用机制

? miRNA基因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按其作用模式不同可分为三种:

? 以线虫lin-4为代表,作用时与靶基因不完全互补结合,进而抑制翻译而不影响

mRNA的稳定性(不改变mRNA丰度),这种miRNA是目前发现最多的种类。 ? 以拟南芥miR-171为代表,作用时与靶基因完全互补结合,作用方式和功能与

siRNA非常类似,最后切割靶mRNA。

? 以let-7为代表,它具有以上两种作用模式:

当与靶基因完全互补结合时,直接靶向切割mRNA,如果蝇和HeLa细胞中let-7直接介导RISC分裂切割靶mRNA;

当与靶基因不完全互补结合时,起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如线虫中的let-7与靶mRNA 3’端非翻译区不完全配对结合后,抑制调节基因的翻译。

7、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答:无论是原核还是真核生物基因调控,主要是转录水平,原核生物不同于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存在转录单元,即操纵子。 原核生物

(1)转录调控:

?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影响:带有σ因子的全酶有利于和DNA结合,提高转录

效率,同时增强子的存在,强化了转录的起始。 ? 代谢产物的调控:

可诱导调节:在代谢产物或化合物的诱导下,使基因活化,操纵子由关闭状态转为工作状态,如:乳糖操纵子 可阻遏调节:基因转录平时是开启的,但由于某些代谢产物或化合物的积累将其关闭,阻遏基因的转录,不能合成蛋白质或酶,如:色氨酸操纵子

? 弱化子对基因的影响:如色氨酸操纵子,由于弱化子的存在,色氨酸的浓度可以调

节色氨酸操纵子是否进行转录。 ? 降解物对基因转录的调节:通过促进基因转录来正常调节基因表达:如葡萄糖效应。 ? 细菌的应急反应:当体内氨基酸全面匮乏时,细菌通过合成鸟苷四磷酸等,关闭一

些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渡过难关。 ? 亮氨酸的影响:亮氨酸通过亮氨酸反应蛋白Lrp对基因表达的激活或阻遏起调节作

用。

(2)转录后调控:

? 稀有密码子的影响:高频率使用稀有密码子,易使翻译受阻; ? 重叠基因的影响:重叠的密码子是保证同一核糖体对两个连续基因进行翻译的机制; ? MiRNA对翻译的影响:MiRNA影响其互补配对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 魔斑核苷酸对翻译的影响:氨基酸缺少的情况下,原核生物能合成魔斑,作出应急

反应。

真核生物

(1)DNA染色质结构的调控:

? 只有当紧密压缩的异染色质转变为疏松,伸展形式的常染色质,在基因控制区改变

结构,产生DNase Ⅰ超敏感区,使基因激活,才能促进转录; ? DNA水平的调控:包括基因丢失,扩增重排和移位等。 (2)转录调控:

? 顺式作用元件的调控:如:启动子、增强子、弱化子的调控;

? 反式作用因子的调控:主要是一些调控蛋白,不具有基因的特异性。 ? 激素水平的调控

(3)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生物蛋白质翻译所必须的tRNA、rRNA、mRNA的成熟都需要加工和修饰。 (4)翻译调控:

? 翻译起始的调控:mRNA 5’端的先导序列,及帽子结构等影响翻译速度; ? 翻译延伸的调控

? 蛋白质的加工成熟:包括:切割多肽、多肽的有限水解、多肽的化学修饰(如磷酸

化、糖基化等)、多肽的剪接。

搜索更多关于: 12级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的文档
12级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lpdb50j2e5a66i6tmib553973044s0109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