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科学不可庸俗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6:30: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科学不可庸俗化

作者:孙正凡

来源:《科学大观园》2020年第01期

最近,一篇题为“杨振宁的最后一战”的文章(作者醋醋)广为传播。文章谈的是几年前的老问题——“超级对撞机”(CEPC)该不该建,但写作手法却极其“新媒体化”。中心思想就是盛赞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在建“超级对撞机”问题上坚决的反对态度:“这个对撞机要花中国200亿美元,我没办法能够接受这个事情。”同时揭露出“围绕中国超大对撞机的争论,背后其实还是科学权力之争”。

这篇文章采用了一些自媒体最喜欢用的“内幕写法”,仿佛洞察了科学界种种斗争的本质,把杨振宁、温伯格、爱因斯坦、丘成桐、王貽芳、李淼等人内心活动描绘得“栩栩如生”。可实际上,这些描写不过是为了把读者带往一个方向,那就是国际“超弦教拼命游说中国搞超大对撞机”动机不纯,科学基础没有实验支持,注定无望,而杨振宁院士“他几乎每一步都踏对了节奏,无论是科学还是人生”“当年被他得罪过的中国男人,都黑转粉了”。

从这些“上帝视角”的表述,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位科学远见超越爱因斯坦、洞悉国情又富有家国情怀的杨振宁先生。站在杨先生对立面那些人,要么科学水平不行,要么动机实在不纯,要么不爱惜国力民力。

目前,一些平台已经发表了多位科学家的评论,提出醋醋文章里对“超级对撞机”的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理解都存在严重错误。在此,不再赘述。

搜索更多关于: 科学不可庸俗化 的文档
科学不可庸俗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lqub058v23xy6q955p40ne2d1fp330145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