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0.【分析】(1)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 (2)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3)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0000. 【解答】解:(1)5平方千米=500公顷 (2)8公顷=80000平方米
(3)12000000平方米=1200公顷=12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500,80000,1200,12.
【点评】平方米与公顷间的进率是10000,公顷与平方千米间的进率是1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21.【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奇思已经看了这本书的,用总页数乘,求出已经看的页数,再用总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就是还剩下的页数. 【解答】解:160﹣160× =160﹣96 =64(页)
答:还剩 64页没看. 故答案为:64.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22.【分析】分母10﹣4=6;16﹣10=6;所以规律是:分母依次增加6,分子都是1. 【解答】解:
==故答案为:
;
.
【点评】数列中的规律:关键是根据已知的式子或数得出前后算式或前后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和规律,然后再利用这个变化规律再回到问题中去解决问题.
23.【分析】由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于是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进而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S=(ab+bh+ah)×2,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解答】解:长方体的长、宽都是:20×=5(厘米) 则长方体的表面积: (5×5+5×20+20×5)×2 =(25+100+100)×2 =225×2
=45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5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45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推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从而问题逐步得解.
24.【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即a×(b+c)=a×b+a×c进行计算. 【解答】解: 12×(+) =12×+12× =3+4 =7
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的.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律.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25.【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
=
; ; ;
=
;
==;
故答案为:20、14;6、10;12、13;12、4;8、51.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26.【分析】求自行车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是把自行车的原价看作单位“1”,用降低的价格除以原价即可.
【解答】解:(400﹣320)÷400 =80÷400 =20%,
答:现价比原价少20%. 故答案为:20.
【点评】解答此题找出单位“1”,也就是比较量,作除数.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7.【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4)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5)、(6)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解答】解:(1)+×(÷) =+× =+ =
(2)(﹣)×÷ =×÷ =÷ =1
(3)÷[=÷[=÷ = (4)+
×
×(+)] ]
++ +
)
=(+)+(=1+1 =2 (5)=(
×﹣× ﹣)×
=× =
(6)×1.8+19.2× =×(1.8+19.2) =×21 =12
【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8.【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将比例式转化成方程,然后再依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①x﹣75%x﹣10%x=30 0.15x=30
x=200 ②x:=14:0.2 0.2x=×14 0.2x=6 x=30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等式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五.解答题(共4小题)
29.【分析】红星小学五年级有男生98人,女生112人,则五年级共用98+112人,又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五年级人数除以其占六年级人数的分率,即得六年级多少人. 【解答】解:(98+112)=210
=270(人)
答:六年级有270人.
【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30.【分析】把工作量看作单位“1”,原来的工作效率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解答】解:1÷[=1÷[=1÷=答:
×1.2], ,
×(1+20%)],
,提高后的工作效率是
×(1+20%),用
(天); 天可以完成.
【点评】本题考查了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31.【分析】要求3.4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3.4÷=3.4×5000000
相关推荐: